九十六、讼太子冤书(2)
作者:旧月堂主      更新:2024-12-07 04:10      字数:2798
�采用蜂蜜冶炼而成,我这就写配方。”

  于是易素素就将怀仁丸的配方写出来交给太医院去炼制。

  怀仁丸还真是能解金石丹的药性,金石丹泄气而怀仁丸补气,两者起到互补作用。刘彻服用了几天后,病情开始有好转,人也没有之前这般烦躁,头也不疼了。

  这天刘彻呆在建章宫里休养,老皇帝现在是越来越讨厌呆在未央宫,喜欢在建章宫里静养。光禄大夫霍光见到他现在批完奏章后居然又有了看书的习惯,因为自从他生病头疼后,他就很少看书。

  为了不打扰老皇帝的雅兴,霍光静悄悄地立在他身后,一点声响也没有。大概是看困了,刘彻伸了一个懒腰,回头一看,原来霍光早就在后面候着。霍光一直都是刘彻的帷幄近臣,做人小心谨慎,未尝有过,深得刘彻的喜欢和信赖。天天书吧

  霍光忙从袖里拿出一枚竹简,双手托着跪在地下,拜道:“启禀陛下,壶关三老令狐茂上《讼太子冤书》,请陛下过目。”

  壶关三老的三老并不是三个老人,而是掌教化的乡官,汉初刘邦曾颁布政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因此三老需是五十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才能胜任,他不仅可以对官吏的任免发表意见,就连皇帝身边的大事也敢提出建议。

  令狐茂就是天汉二年帮织草鞋的陈山写状子到太子刘据那里伸冤,并和公孙彧、陈山一起去参加博望苑冬梅会的那位儒士。本来这次他来长安也是想参加今年的博望苑盛会,谁知走到长安边上就碰到太子被逼造反的事。他一路听说太子是冤枉被逼的,是江充他们想陷害太子才制造此冤案。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凭着他对太子的敬仰,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毅然写出《讼太子冤书》,并在今早跪在建章宫门外请求上书,刚好被霍光碰到了,于是霍光就将此书递给刘彻看。

  “壶关三老,讼太子冤书!”刘彻顿了一下,伸手说道:“递上来吧。”

  接过《讼太子冤书》,刘彻静静地看着,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见他沉默了半晌,脸色也由刚开始的严肃变得越来越慈祥,这时他突然问道:“霍光,你有什么感想呢?”

  霍光忙答:“陛下,太子也是无奈才做出此举,臣闻太子和皇后曾派使者去甘泉宫给您请安而见不到您,后由于江充他们已在太子宫中找到桐木人,于是后怕才杀死他,因为他觉得有冤无处伸。”

  刘彻什么也没说,只是口中喃喃念道:“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又过了一会,刘彻又问道:“有没有太子的消息,他逃到哪了?”

  霍光忙道:“陛下,还没有太子的消息,听说他出覆盎门后,往东面逃去,现在各郡县正在追缉。”

  太子刘据逃去哪里?

  ......

  那天傍晚,田仁打开覆盎门放太子刘据逃出后,刘据一路狂奔,向东而去。

  路过博望苑时,刘据在苑门前立马停驻片刻,思念之前在苑中与各种宾客谈古论今的情形,潸然泪下,又怕追兵杀至,只能挥一挥手告别。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

  趁着夜色,一路向东。

  一骑父子三人不敢走大道,只能走山路。过临潼、华阴,出潼关,渡过风陵渡,一路风餐露宿。

  父子三人历尽艰辛,这天来到一处大山,山坡下种满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