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双线开战,授计乐毅(第三更,一万三爆发完毕求订阅)(2)
作者:熙檬父      更新:2019-11-08 04:45      字数:13788
p; 虽说在吞并了齐国之后,赵国现在是明显比其他的五国都要强出一档,但赵何的内心之中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秦国的警惕。

  这倒不是说什么历史不历史的,毕竟都穿越这几年了,赵何所熟知的历史早就在这个世界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人。

  秦昭王嬴稷和将军白起,只要这两个人一天还活着,秦国就一天是赵何心中的头号大敌。

  因此,当听到秦国东出的消息之后,赵何这么爽快的答应出兵救援韩国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肥义想了想,提醒道:“大王,若是这样的话,恐怕在兵力上会有些吃力啊。”

  肥义所说的兵力,倒不是指赵国的可用兵力不足,以赵国如今超过七百万的人口而言,分分钟就能够凑出一支四五十万的军队。

  但这军队的数量虽然够多了,战斗力却又成了问题。

  要知道在开战之前,赵国能够用来投入战斗的常备军总兵力也就二十万左右,这还是把边骑军团以及好几个强郡的郡兵都算进去的结果。

  在这两年的战损和补充下来,由于需要分兵驻守各地,所以赵国能够动用的兵力其实并没有变化,还是二十万左右。

  二十万的兵力,如果用来灭燕自然是不成问题,但若是用来同时执行灭燕和破秦两个防线的战事,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打败一个国家和灭亡一个国家是两回事。

  根据赵何以及赵国众多智囊的推算,想要灭亡燕国至少需要动用十万部队,十五万才是最为保险的数字。

  那么在灭燕作为最高优先级目标的情况下,剩下来的十万或者五万赵军投入到对抗秦军的战场,未免就太少了一些。

  那毕竟是秦国,就算不考虑历史,秦国也是如今的天下第二强国。

  于是又有一个问题,之前不是说随便凑四五十万吗,怎么这又变成二十万了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二十万之外,赵国就必须要在齐地之中征召士兵了。

  当然,作为战争的一部分,赵国肯定是会在齐地之中征召大量民夫青壮随军的,这部分的民夫青壮数量往往会和赵国的主力部队相差无几甚至更多,但是让这些之前的齐人来当运粮喂马和安营扎寨做饭之类的苦力可以,用他们来攻城作战的话显然还是不太行的。

  毕竟这些人对于赵国的认同感不够,打仗的时候也不可能指望他们为赵国拼命,甚至上了战场不反过来给赵军帮倒忙就不错了。

  赵何所能够信任的,眼下还是只有那些“老赵人”,也就是这么二十万的常备军,而不是来自于那些刚刚被征服不久的土地上,还说着齐国、林胡、燕国语言的“新赵人”。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很大,只要赵国的法令推行下去,在齐地诸郡之中的统治安稳个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慢慢的民众自然就会归心,到时候赵军的数量也就不成为问题。

  像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十年,前230年灭韩国也就出动了二十万,等到八年后的前222年灭楚之时已经能动用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将来归将来,眼下赵国的总兵力确实不足以支撑两线同时开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事实。

  面对着肥义的这个疑问,赵何显然也是胸有成竹,笑道:“高唐君无忧,寡人早有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