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高句丽使臣入京(2)
作者:余万篇      更新:2023-01-23 10:06      字数:2298
己有关,实在是有些让人不耻。

  “备马,本王要入宫!”

  李世民刚刚下朝,还在思考高句丽进贡的含义,却听内侍禀报,秦王归宫,很是着急。

  李世民不解道:“可是青雀他们出了事?”

  连忙派人将李方晨招入殿中,入殿后,李方晨直言问道:“父皇今日可有高句丽、倭国两处进贡宗主国?”

  李世民点头,“不错,你如此着急入宫见朕,可是因为这两国?”

  李方晨拱手道:“父皇难道不希望毁去高句丽的京观?”

  李世民冷哼一声,“朕如何不想?若非如今时局动荡,不然朕早就发兵了!”

  “还请父皇三思,此两国绝非善于之辈!”

  此两国?李世民忍不住问道:“高句丽朕早有算计,只是不知那倭国又如何招惹了我大唐的秦王殿下?”

  李方晨答:“沿海之地,渔民外出得归,常言,海中妨猖獗,杀人劫物无恶不作!”

  “那又与倭国何干?”

  李方晨又道:“大唐沃土之东,有一处海岛,称其为倭。其岛上之人,未有人伦之,不懂礼教之言。衣不蔽体,整日烧杀掳掠。后自学造船之术而出海,入隋,以国书献之”

  到此处略有停顿,就好像叫故事讲了一半卡住了,李世民忍不住问道:“国书中何言?”

  李方晨道:“日出处子致书日没处子,隋炀帝听后大怒,对言鸿胪卿令,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李世民微微点头,“此事朕只是有所耳闻,倒还真没有你知道的这般详细。”

  “儿臣早年曾见过倭人!”

  “什么!”

  李世民忍不住站起身,李方晨的早年,只怕是他与平阳相处的那一段时光郑

  “临海之地,一处村庄,老者遇见一落魄海难者。那时,儿臣与姑姑母曾在那处村庄中隐居。老者乃是村中长者,颇有威信。见那海难者半死不活,便动了恻隐之心,将其带回家中好生照料。却不知引狼入室,此人口中言语极为混乱,大喊大叫也不知些什么。七日后,此人病好,跟着老汉学打渔的本事,为裙还算老实。可谁也不曾想到,那人有一日趁着老者不在,玷污了家中幼女,老者归家后大惊,却被其所杀”

  “那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李世民已经皱起了眉头。

  “村户听得叫喊,过去帮忙,好不容易将那人擒下。可惜老者与女,已经没了生息。儿臣那时年幼,便多嘴问了几句,村中人给儿臣答疑。海外之人,老者本不该多管此事。若救得是汉人,倒还简单,可惜他救错了人!”

  李世民略有不甘地问道:“那落难者,最后可曾偿命?又是出自何处?倭人?”

  李方晨自顾自地讲道:“后来,常有海难者出现,村中人有不管对方生死者,也有乐善好施者。可那些一口外邦之言的倭人,养好了伤,学会了恩饶本事,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杀死他的救命之人。”

  “胡言乱语,世上怎会有如此混账之辈?救命之恩,最后换得对方恩将仇报?”

  李世民有些听不下去,觉得李方晨在骗自己。

  李方晨苦笑道:“父皇又怎知没有?父皇难道还没想明白?”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