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新生怎么能不军训?(2)
作者:余万篇      更新:2023-01-23 10:11      字数:2384
四册。

  一开始上大课,什么都要学,等到基础的学完之后,转做先生带学生那样,分门别类。

  让学子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李方晨甚至有考虑照搬后世那套,教授带研究生的办法。

  当然,如今这么说还早。五十四册书,他们少说也得先学完两年才行。

  说实话这书中字数真不算多,加起来还不如一本百万字的,但是这其中包含的知识,几乎浓缩了一整个大唐的精华。

  “怀道,令武,等等我们,哎哟,脚疼啊!”

  李崇义一瘸一拐扶着同样虚弱的李崇晦,跟在秦怀道身边向食堂走去。

  娇生贵养,哪里受过这种苦,秦怀道和柴令武算是情况不错的,除了程家那个憨货,就他俩训练完像个没事人。

  秦怀玉笑道:“瞧你那点出息,也不看看旁人,哪个和你一样鬼哭狼嚎的?”

  李崇义一脸不爽,“是是是!我身子骨弱还不成吗?”

  几人来到食堂,从口袋中掏出饭票,真金白银换成的,就在食堂门口进行兑换。

  第一批寒门学子,因为大多数都是各道府举荐而来,得贵人资助。所以他们身上本就携带了一些银两,并不缺钱,更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二十文,一小盘红烧肉,三文,一碗粥,然后再花三文买三个白面馒头。

  这可是在经历过牛魔王考验后,学子们私下总结出来,最佳的抗饿“配方”。

  要是吃碗米饭,撑不过两个时辰,就得饿的直叫唤。

  说来也是巧了,这寒门里,还真有几位人才。

  十六七岁的王玄策、薛仁贵、来济,二十三岁的上官仪

  两文两武,本事都不算小。

  先说王玄策和薛仁贵吧,光听名字就能猜到来头,李方晨自然不会将两人拒于门外,反而很是期待。

  来济,东汉中郎将来歙十九世孙,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

  能文能武,年岁前还考了进士。

  上官仪,虽然绕不开他孙女上官婉儿的名头,但这家伙确实本事不小。

  进士及第,按史来讲,曾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

  完全就是第二个魏征,只不过如今的上官仪,只有个进士及第的名头。

  如果没猜错,他应该是李世民派来“进修”的,估计等到上官仪回长安,就会被李世民委以重任。

  余下那些,都还十分年轻,除了上官仪,大部分都在十六七岁左右。

  牛进达这一个月,彻底给这帮小子驯服了,令到人行,根本不敢有任何违背。

  刺头也得分情况,一刺就挨打。打的多了,刺也就给打平了。

  等到牛进达告诉他们,军训结束,可以正式开始上课的时候,所有人的欢呼声简直响彻了天际。

  要上课,没书可不成。

  李方晨安排他们去领教材,每人五十四本,半人高,差点给他们吓坏。

  程处弼看着直打哆嗦,突然觉得,军训远比读书更让他舒服。

  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