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学子引发朝堂惊(2)
作者:
余万篇 更新:2023-01-23 10:12 字数:2388
到时候让他们借其他人手中书重新抄录一份,算不得什么大麻烦。
秦琼和秦怀玉都在岭南未归,秦怀道这个小软柿子还真没有脾气。
陛下让交,怎么办
交呗
同样倒霉的柴令武,听到这消息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两书送到宫中,李世民看的津津有味。
儒家书籍,多为古籍,早就看过无数次,李世民并未上心。
秦琼和李靖所著的兵法,倒是让他不释手,连夜追读。
,
余下这些,以李方晨的农、李泰的阳和魏叔瑜的纵横最让令人惊喜。
长孙无垢得知此事后,专门过来要书。
李世民早有准备,两书,也不怕他分配不均。
长孙无垢何人也,儒家如何兵家又如何
除了她那两个儿子所著之书,其他任何一个她都不放在心上。
带走后,还让人下令给秦怀道招进了宫。
没人一旁解释可不成,李方晨那书要是没什么农事经验的人看,根本就是天书。
李世民也是如此,因为他刚开始还能看懂一些,越往后越是疑惑。
询问他人后才知道,原来李方晨在学府教书,根本不是死记硬背那么简单,更偏向田地里手把手的教人。
读不懂了,就把柴令武给找进宫来,让他将李方晨授课方式重现。
初看时觉得甚是有趣,再看下去,李世民眼中出现了凝重之色。
长孙无垢也是如此,秦怀道为她演示了几次后,对于手中书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农为国本,教起来本就不易。
当初李方晨为了这事,搜集了近两百多位老农的经验心得。
汇集成册,又岂是简单之物
加上李方晨个人独到的见解,农书六册,个个都可为经典。
大唐关于写农事的书,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
似李方晨这般归纳总结前人经验的农书,更是从未出现。
播种下田都是小事,五谷种法、四季分时、防虫防害、施肥增产、引水灌溉
几乎掏空了李方晨脑中那点浅薄的知识,尤其是最后一册中,嫁接授粉和优良品种培育的内容,李世民就好像天书在前,根本无法看懂。
他甚至想派人去岭南取经,好让自己读懂后面这些学子们还未触及的内容。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此淡去,李世民想到柴令武,想到学府中的那些学子。
几年时间,他等得起,何须派人取经,只要等到钰儿将他们培养出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不愧是本宫之子”
长孙无垢很高兴,同时也很难过。
她高兴钰儿和青雀两人如今所做之事,并引以为傲。
她难过多年不见,最疼的二儿子,今生都可能不会再回长安。
“钰儿,也不知你如今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