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九大论文与潜伏黑洞(2)
作者:
火中物 更新:2023-01-15 06:18 字数:3573
�个让他也直呼天才的构思。
这三个项目负责人以极快的速度吸收了殖装战神、殖装魔战、z菌基因分析和蜻蜓战机解剖原理,最终提出如下方案。
在无动物环境的纯智能太空站中大量繁殖z菌,利用z菌改造质能转化所得的大量普通金属,使其变性为金属培养基。
直接在培养基中“种植”出太空舰,以及个人装备。
这个智能太空站可以修建到戴森膜的极点空间站附近,缩短运输距离,
其好处是可以一体成型,批量化高速生产。
只要能源供应可以跟上,人类可以在短短一年内耗尽所有能量储备,达到平均一人一战机的可怕兵力规模。
当然,这项技术的研发难度很高,与殖装战士截然不同。
殖装魔战之类改造并非凭空架构,而是以人体为依托的生化改造。
直接种出军火,则需要用人工的方式去引导z菌,更需要设计出太空舰或是装备的“基因信息”。
这等若以人的力量去替代大自然的威力,凭空设计并制造出新的“生物”。
人类有过一次成功经验,正是戴森膜。
但戴森膜的结构本质其实十分简单,只是同一段基因的持续自我复制,不涉及到更复杂的基因信息定向表达。
除此之外,在这上帝领域内,人类再无建树。
这项技术的理论开发完成时间长达数十年。
如果赖闻明与谢尔盖活过来,大约可以把这数十年缩短至二十年内,但还是不够快。
同时,人类目前并没有多少能源储备,即便研发成功,在这条时间线里却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不过这却启发了陈锋的思路。
他认为应该掌握这项技术。
陈锋做出批示,“该技术具备深远的运用前景,价值极高,望各位竭力以对。如果本次战役能取得阶段胜利,有望成为我方重要兵工技术。”
他话没说全。
剩下的半截是,即便这次败了,对以后的时间线,种植战舰技术依然有效。
没过多久,董山给陈锋发来一段语音。
老头在语音里如此说道:“虽然我对您带来的知识早有无限期待,但我还是吓了一跳。您总在削弱自己的形象,但我永远尊敬您。”
陈锋听得露出会心一笑。
老头可真会说话。
“谢谢您,陈爷爷。”
陈锋:淦。
没过多久,卢先锋也发来了消息,简单讲了讲军队体系内的军人思维变化。
政工环节的介入紧锣密鼓的跟进,目前军队体系内虽然还是有思想问题,但卢先锋玩了个花招,拜托繁星用恢复得不多的算力以最快速度制作了全息链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游戏”。
卢先锋勒令军人们必须进入陈锋在多条时间线中的作战记忆,去亲自体会他本人的战争心得。
在这第一人称视角体验中,战士们能看到陈锋的喜怒哀乐。
陈锋在战士们心中的形象会渐渐变得更立体。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