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劝说苏笃君(3)
作者:
唐欢 更新:2021-10-08 20:10 字数:6002
��得可惜了。”孙柔嘉索性道。
“可惜什么?”苏笃君一时不解。
“隐逸坛。”孙柔嘉直言道,“停了岂不可惜?”
苏笃君的脸上终于掠过一丝异样,不过,这丝异样不过微微涟漪而已,转瞬就消失。
“世间万事,有始必有终。”他答道,“佛说,成、住、坏、空,常态矣。”
孙柔嘉皱眉反驳,“小女子以为,这隐逸坛远远还没到空亡之时,稍微挽救,或许还能成就大事。”
“大事?”苏笃君微笑摇头,“从前没有科举之时,或许还算一件大事,如今不过文人墨客以娱之用尔。”
“小女子以为,科举也算不得周全之制。”孙柔嘉想着这几天从书上读到的事,缓缓道:“从前行九品中正制之时,官员选拔注重平时德行,而科举只重一夕之应试成绩,若有人平素饱读诗书,但应试临场发挥失常,岂不可惜?”
苏笃君凝眸,她的话语戳中了他的心。
“所以,隐逸坛荒废不得,”孙柔嘉道:“总该给那些临场发挥失常的学子们,一次弥补的机会。”
“话也不能这么说,一次失常,还有下次,”苏笃君语气淡淡的,“来年再试即可。”
“公子可知,寒门子弟赴京赶考,所需花费是他们难以负担的,”孙柔嘉不认同地道,“而有些人天生容易紧张,到了考场就是发挥不出来——性格所致,与学问无关。”
其实她自己就是一个考试时容易紧张的人,平时在课堂上问答,老师都夸赞她,可考试成绩一出来,总不太理想。
她比谁都更懂得那种心情。
“不过隐逸坛也算不得什么正式的荐人之地,”苏笃君注视她的眼神,越发深邃了,可见她的话逐渐打动了他,“从前的九品中正制若没废除,会更加正规有用些。”
“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被话病,皆因中正官在考核之时,重贵族而轻寒门,”孙柔嘉道:“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中正官品鉴人才的第一项便是家世,如此寒门子弟屡屡被档在门外,伤了许多勤恳学子的心。”
“确是如此,”苏笃君颔首,“所以无可奈何。”
“所以隐逸坛便有它的长处,”孙柔嘉道,“不论是在坛下张贴自己文章之人,还是上坛论道之士,皆不论出身,齐聚一堂公开比试,世间有目共睹,倒比中正制公正许多。”
苏笃君沉默,彷佛在思忖着什么。
“所以,这隐逸坛还没到结束之际,尚有它的作为。”孙柔嘉趁机道:“公子该想个法子,查明陈举人抄袭一事的真相,请皇上设法恢复隐逸坛,这才是正途,何必因为心灰意冷,便退缩逃避?”
“并非退缩逃避,只是……”他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似有难言之隐。
“因为慕容县主吗?”孙柔嘉道。
他猛然抬眸,看来,她的话语一击即中。
“公子也猜到,这是慕容县主在背后行事?”孙柔嘉淡笑。
“不,”苏笃君道,“在下小小一名县尹,当初给陈举人品评时确有考察不周之处,不敢归咎于县主。”
“倘若真是慕容县主所为呢?”孙柔嘉问道,“公子不打算查个水落石出?”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