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入缅(2)
作者:江南春公子      更新:2021-11-03 17:04      字数:5704
�沃的冲积土壤。一年被划分为三个季节即暑季,雨季,凉季。暑季气温通常在33摄氏度。城市每年降雨量丰富。在仰光,从10月至2月,是最怡人的时节,在尉蓝的天空下,鲜花绽放,天气凉爽,轻风拂面。

  仰光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公园,到处是植物,花草和佛塔。裸露左肩、穿着红色袈裟的僧人赤脚在街上飘着。仰光有殖民地时代留下的英国建筑的暗红色屋顶,印度教寺庙镶着各种神灵雕像覆盖着青苔的顶、现代文明发明的四方盒子的顶、佛塔、教堂、鸽子在天空嬉戏。汽车像是从废品收购站开出来的,大多锈迹斑斑,由于西方的封锁,缅甸很难进口汽车,许多汽车都是奈温时代的。老爷车、吉普和老式的英国设计印度生产的公共汽车比比皆是。

  许多露天浴室,只是用一墙与街道隔开,一群妇女裹着裙子,墙头露出一些丰满的肩,听见她们正在用木桶往身上哗啦浇水,响亮地笑着,洗罢,一个个走到墙外面来拧干头发上的水。同时一队僧侣赤脚走过,每个人夹着一把棕红色的油纸伞。某处有个卖纺织品的商店,那种朴素的美,你恨不得买一麻袋。铺面的后面是作坊,而作坊外面就是村庄,原来村庄躲在街道的后面。作坊里十几台古老的织布机正在有节奏工作,看起来像19世纪英国的织布车间,但工人的装束看上去不像工人,好像是些舞蹈演员。车间外面支着两口大锅,雾汽腾腾,两个裸露上身的男子正在染布,狗在车间里像工头一样溜达。巨大的生活之城,充满活力,使用着古老的家什。

  仰光大金塔是仰光最早的著名建筑,也是世界佛教的一大圣地。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在缅语里,“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

  从国民党残军首领雷雨田到鸦片将军罗星汉,再到毒品大王坤沙,金三角“毒枭”辈出,其形象伴随毒品和暴力被搬上全球的电影银幕,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罗兴汉(lohsing-han)生于1934年,缅甸掸邦果敢人。“金三角”的第一个大毒枭便是罗兴汉及其贩毒集团。该集团在“金三角”的活动,使得“金三角”成为举世闻名的毒窟、并孕育了下一个更大的贩毒集团——坤沙集团。美国销路最广的杂志之———《读者文摘》曾经把罗兴汉称为“鸦片将军”如果我们把东南亚“金三角”称为“鸦片王国”的话,那么这位“鸦片将军”就是该王国第一代”王朝”的创建者。坤沙鸦片贸易在这个“没人管”的独立王国历来都是一桩公开的买卖。继罗兴汉之后的鸦片大王坤沙就是“金三角”之主。他的本事不仅只表现在贩毒方面,他治军恩威并重,对于吸毒的部下一律枪决。坤沙说,我是掸邦的领袖,贩毒是为了我的民族解放。他以鸦片大王而闻名,但有的外国记者则说,他简直是一名宣传鼓动家,在社会活动方面很有能耐。

  昆沙又名张奇夫,是缅甸掸邦人,1933年出生在缅甸掸邦莱莫山区,是中缅混血儿。20岁时,昆沙继承其父土司职位后,便发展地方“自卫队”,东征西讨,很快铲除了其它几股地方武装势力。60年代初,昆沙集团开始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发展罂粟种植,强设关卡,征收“过路税”,并建立海洛因提炼厂,大肆从事贩毒活动,并形成了强大的集团。昆沙贩毒集团1967年与前“鸦片大王”罗兴汉大战了一场。在这次“鸦片大战”中,罗兴汉失败以后向政府投诚。

  我住进了本地一家小旅馆,还算是干净,仰光是旅游城市,苗六指并未告诉我什么时候见面,我只能等在旅馆里无所事事,自己是初生的牛犊,年纪轻轻要想得到苗六指的信任是何其之难,我的目的是控制住他,看能不能问出有关刘绍华的蛛丝马迹,只要他能够露面,我就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