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变化(二)(2)
作者:
鸣岐山 更新:2022-10-09 08:27 字数:3101
�不提前做好相关之准备。
“皇玛法明鉴,现行钱法有弊端一事,孙儿虽是略有所察,然,这一向以来,却是始终不曾找到一稳妥万全之应对法子,唯恐因之影响到朝局之平稳,故不敢妄言耶,孙儿本待考虑周详之后,再行上本皇玛法,只是孙儿还来不及行此,历弟已是先行动了本,孙儿惶恐,还请皇玛法圣察。”
弘晴就一演技派的绝顶高手,唱作俱佳,这不,老爷子话音刚落,弘晴已是诚惶诚恐地低下了头,一派自责无比之状地便解释了一番。
“哼,照尔这般说法,眼下已是有了应对之良策喽?朕倒是好奇得很,尔这就说来与朕听听好了。”
尽管弘晴表演得不错,奈何老爷子心中的怒气却并不曾消减太多,自也就不肯就这么轻易地让弘晴过了关去,这便冷哼了一声,有些个蛮横地强压着要弘晴给出个交待来。
“孙儿以为历弟的章程就不错,只需稍加调整便不失为变易之良策也。”
既是躲不过去,弘晴倒也光棍得很,并未再虚言推诿,而是满脸子诚恳之色地给出了个明确的答案。
“稍加调整?如何个调整法,尔这就调整给朕看看好了。”
相较于尚无甚政绩可言的弘历来说,老爷子自是对政绩斐然的弘晴更为信任一些,此际一听其如此说法,还真就来了兴致,紧赶着便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回皇玛法的话,历弟之折子看似详尽,其实说穿了就两条,其一,变易铜铅比例,将原先的****更易为四六,至于其二么,便是组建一督管机构,个中第一条无甚可争议处,道理么,便是历弟先前之所言,吏治大于一切,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这么个道理,至于诸位大人所担心的物价飞涨么,其实皆过虑也,诚然,铜铅比例一变,物价确有上涨之可能,然,却断不致有飞涨之虞也,依照现行之物价,最多也就只上浮一成五,再多便是有奸商在其中囤积居奇,故,这就须得有**机构加以调理,然,在孙儿看来,此**机构之职能却又不仅于此,更为重要的便是平衡货币机制。”
早在让弘历出头去整钱法变革本章之际,弘晴便已是暗中留了一手,原本的目的并非是要用在这等朝议之上的,而是打算等东征归来之后,以之来收拾残局的——在弘晴原本的计划中,八爷一方应该是会配合着四爷行事的,却没想到八爷居然玩了手异军突起,愣是在朝中搅起了偌大的风浪,情况既变,弘晴的计划自是须得跟着变,此际提前将暗手抛将出来,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的。
“平衡货币机制?此又是何意?”
平衡货币机制这么个词,放之后世,也不过寻常金融名词罢了,听过的人自是不少,当然了,真懂得其内涵的可就不多了,更别说这等落后之时代,货币机制都不甚健全的情况下,自是无人能知晓此词汇之意义,这不,就连号称学贯古今中西的老爷子也听得迷糊无比,愣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狐疑地出言追问道。
“启禀皇玛法,所谓的货币,即能从市面上购物之等价物也,无论是铜币、银子、金子、我官府所发放之官银票乃至私人钱庄发行之银票皆可称为货币,由上可见,我朝货币之紊乱与无序,官、商皆有发行货币之事实,尽管有律法为规定,可实则各地之银价、银票之承兑比例皆不尽相同,若无统一管理,久后必致大乱,再,私人钱庄每每超发银票,扰乱商业秩序,甚或是故意制造混乱,以从中牟取暴利,之所以屡禁不止者,概因我朝缺了一**之机构,再者,就眼下朝堂格局而来,户、工两部皆有铸币之权责,彼此间又甚少协调,不经意间便有可能造成铸币过多或是过少,市面上商品供应即有可能人为造成不足或过剩,从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