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喧嚣的朝局(一)(2)
作者:鸣岐山      更新:2022-10-09 08:30      字数:3143
��的只是老十三会否因此崛起,正因为此,三爷对弘晴的这么番回答自是难言满意,可又不好直接追问,也就只能是沉吟地点了点头,拐着弯子地问出了担心之所在。

  “回父王的话,孩儿也在新军中呆过,对新军之事务并不算陌生,观十三叔此番之变革,恰恰能在既保军伍战力之同时,合理规避不轨之徒拥兵自重之可能,此无他,从兵部架构上来说,虽拥有整军治军之权,却无调兵之力,而全国分成的八大军区,由八总督分别领衔统御,各有新式军旅若干,以万人为单位,组建师级建制,各师主官以及总督皆为四年一任,以轮换制确保各军区、师不会被野心之辈轻易操控,再有,军事学院制的存在,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依靠各级将领近亲繁衍之可能,与此同时,各主力军、师配置基本相同,纵使主官轮换,也可确保接任者能在最短时间里熟悉军伍,不致影响到军伍之战力,简而言之,便是除帝命之外,再无人可轻易调动军伍,当无尾大不掉之可能!”

  军务革新的事儿繁琐得很,自然不可能几句话便说清楚,加之三爷与陈、李二人都不甚精通此道,弘晴也就只能是捡紧要的方面来说,纵使如此,也一样是长篇大论了的,不过么,最后倒是给了三爷一个明确的答案。

  “十三弟还真是好气魄,如此巨大之变革,要想通过朝议一关,怕没那么容易罢,再者,涉及如此之巨,没个数年的经营,怕也难有实现之可能,真若是朝臣们群起诘难,真未见得能顺遂了去。”

  三爷对弘晴还是极为信任的,尽管他自己一时间还无法弄清楚这等军务变革的内涵之所在,然则弘晴既是作出了保证,三爷自也就信了,不过么,却并不以为老十三的变革折子能轻易闯得过朝议一关。

  “父王所虑甚是,此等巨大之变革自不可能一次性到位,终归须得一步步行了去方可,十三叔在折子里也写明了此条,据其所言,军事学院方是此番变革的核心之所在,若此事能遂行,则一切皆可围绕之而行也,至于全天下军伍之武备更新一事么,大可徐徐图之,先以直隶为试点,年余之内便可见成效,待得直隶诸军完备,再行推广到全天下也不迟,若能如此,自不愁大事不能成也。”

  弘晴早就考虑过了军事变革的方方面面,对于三爷所担心的问题,自是早就有了相关之对策,此际借着老十三的名义解说起来,自也就头头是道得很。

  “嗯,那就姑且等老十三上了本,再看情况而定好了,夫子,子诚,您二位对此可有甚见教否?”

  只要老十三的军事变革不会影响到自个儿“储君”的地位,三爷自是无可无不可,当然了,相较于老十四这个野心勃勃的政敌来说,三爷自是更为倾向中立的老十三,不过么,也并未打算全力支持于其,大体上还是存在坐山观虎斗的算计,只是因着兹事体大,三爷心中虽是已有了决断,却并未急着说破,而是将问题抛给了陈、李两大谋士。

  “王爷明鉴,依属下看来,兵部两阿哥之争固然是十三爷之策更优,然,王爷却是不宜偏帮十三爷,非关正理,只在圣心,故,属下以为大道上可支持十三爷之策,只是在具体实施上,却须得两分,窃以为让十三爷去建设军事院校并行新军整训之事,而十四爷则去管兵部架构之变革,或两相宜也,此属下之浅见也,还请王爷明断。”

  如此多年的历练下来,李敏铨之智算能力虽尚不及陈老夫子,可所差已是不大,尽管事先并不曾得弘晴之提点,可其一番建言下来,却是说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这等玩平衡的手段也耍得分外的滑溜。

  “子诚此言大善,若得如此,皇阿玛处当无不准之理也,夫子以为然否?”

  一听李敏铨这般建议,三爷眼神立马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