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2)
作者:鸣岐山      更新:2022-10-09 08:44      字数:3024
细地解说了一番,顿时便听得殿中诸人尽皆目瞪口呆不已,没旁的,大家伙虽是对“尖刀”的事儿不是太清楚,可大体上还是有所耳闻的,只是没想到弘晴所言的规模居然会是如此之大,几乎涉及到了国政的各个方面,着实是太过骇人了些。

  “陛下,请恕老臣多一句嘴,不知这商号里负责消息打探的究竟都有多少人手?”

  弘晴倒是说得个畅快淋漓,可众人却是半晌都回不过神来,到了末了,还是方苞有心,紧着便追问了一句道。

  “朕倒是不曾去细算过,若是国内国外以及各培训机构里的人手全都加起来的话,两万余人应该是有的,至于那些个外围人手则不计在内。”

  这些年来,依托着“麒麟商号”以及“八旗商号”两大商业巨无霸,“尖刀”的发展势头极猛,不单国内各省会以及主要城市都有分舵在,就连西伯利亚以及南洋乃至印度都已有了“尖刀”的分舵存在,弘晴一向只管大方向,对于具体细务么,向来是不插手的,当然了,大体规模如何,弘晴心中还是有数的,故而,此际应答起方苞的问题来,倒也说得大体不差。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恐还须得再加斟酌,前明之败,虽有宦官专权之乱,可锦衣卫祸害天下也是主因之一,我大清社稷安宁,应是无必要效仿前明之举措,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听得弘晴报出了这等惊人之数据,方苞心惊之余,警惕心也已是大起了,没旁的,身为大儒,方苞信奉的是教化天下,而不是严刑峻法,对特务政治自不免极度的反感,故而,哪怕是当着弘晴这等强势皇帝的面,方苞也依旧敢犯言直谏上一回。

  “灵皋先生过虑了,朕非欲行锦衣卫旧事,诸般机构只有调查之权,以及传递信息之责,并无行缉之权力,与锦衣卫之为恶天下应有本质之区别,今,我大清人口渐多,贪腐之事屡屡发生,不早做绸缪,朕恐蛀虫必蛀空我大清社稷矣,且海外诸国对我大清虎视眈眈,先有走私鸦片之恶行,后必有战争之威胁,朕若是坐困皇城,固步自封,将何以治天下哉?”

  弘晴对方苞自是极为的尊敬,并不因其犯言直谏而动气,好言好语地便解释了一番。

  “陛下虽是一片好心,然,老臣却恐此事一旦传扬开去,朝野间必有乱议,于陛下之声名实有大厄焉,还请陛下三思则个。”

  方苞虽是认为弘晴所言也有着几分的道理在,可从道义上来说,此事却显然不合圣人之道,他身为儒家子弟,自是不愿见此等大恶之事发生,这便苦口婆心地劝谏了一句道。

  “灵皋先生之所虑,朕已尽知,然,朕向来只信奉一句圣人之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纵使时人有所怨言,朕自受之便是了,只消能确保我大清社稷万世永固,朕何惧也,当然了,此三局乃双刃剑也,终归须得以规章制度乃至律法来约束之,以确保不致有被滥用之可能,此一条,朕亦是考虑过的,只是具体条款当如何拟定么,却还须得另行考虑,唔,朕看此事便交由衡臣总理好了。”

  方苞倒是苦心相劝,然则弘晴之心意早决,却是不肯有所更易,毕竟这三大机构都是经后世证明过了的,乃是国家长治久安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弘晴自是不可能干出因噎废食的蠢事来。

  “是,臣遵旨!”

  张廷玉也是儒家子弟,心里头其实也不甚赞成特务政治,只不过张廷玉素来是个识时务之人,这一见弘晴态度如此之坚决,自是清楚难以动摇弘晴之决心,也就将不同之意见深埋在了心底,仅仅只是恭谨地应了一声了事。

  “嗯,有衡臣经办此事,朕也自能放心了去,唔,今儿个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