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节 大跃进计划(2)
作者:
石斑鱼 更新:2022-10-09 18:30 字数:3403
��计的大炉子,一炉玻璃就是几百公斤,足够吹出上千个瓶子。庞宁为了扩大销售,玻璃杯定价五钱,只有西方进口商品的一半。
时尚消费品半价卖,那是卖的很快的。
不光是这些廉价消费品,史班还制作了一些更有市场价值的奢侈品。比如说玻璃油灯:这玻璃油灯下面是个玻璃油壶,里面捻着一根棉绒灯芯,铜制的灯头上有一个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控制油灯亮度。外面罩着玻璃罩子,整个儿吊在一根铁杆子上,可供用户举着照明。
这玻璃油灯既比这个时代蜡烛、油盏灯亮堂,又不会在室外被夜风吹灭。比方说你晚上和好朋友吟诗吟得很晚了,天黑回家,路上打个火把吧,那火把脏兮兮的烟熏你一脸黑不说,还很容易被大风吹得烧了眉毛。再说火把那粗俗的样子,也对不住咱富贵人家的形象。
但不打火把,你要是打着个灯笼吧,那东西影影绰绰的,实在照不了多大一块地方,弄不好摔个狗吃屎,更对不住咱富贵人家的形象。
但有了这玻璃油灯后,就大不一样了。路上前后三米,都亮堂的很。那水晶一样的玻璃灯卖相好,看上去也斯文。等咱回家了吧,把这灯放在屋里,经过那玻璃罩子控制,呛人眼的油烟也弱了不少,把书凑近了可以寒窗苦读。就是把灯举到床上,拿来照小妾的身子吧,也不会烧着幔帐…实在是书生苦读,嫖客夜行的必备物品。
庞宁开始还没自信,觉得这东西好是好,也不一定能卖多高价格,价格定的是五两一盏。但没料到天下富人实在是多,遇上这么亮堂、方便、又体面的东西,谁在乎那五两银子啊,玻璃灯顿时热销两广大地。还有商贩把这灯贩到大江南北,两京重地,一时颇为流行。
其后陆续推出的玻璃花瓶,玻璃鱼缸之类各种玻璃制品,倒没有卖得那么火,但也极大地丰富了玻璃工厂的产品线。而玻璃工厂“终身贡献工程师”付赛斯同志亲手磨出来的单筒望远镜,就是不对外出售的军事物资了。
依靠十四家商号二十多条船,庞宁重新推动了海南岛的进出口贸易,南海国财政上的压力大大减轻了。庞宁回来前,四个穿越者所依靠的,是第一次占领海南岛时候,抢大户得来的几十万两银子。董学普原来所做的最坏打算,就是靠吕策和秦明韬手上的几十万两撑三年,设法发展海南岛落后的各项产业,等到三年后百姓富裕些了,再把税收收起来。
本来秦明韬几个,也基本认可董学普的计划。但凡事不能比,庞宁跑了几趟广东后,董学普就对自己原来的工作计划,有点不好意思了:五、六月份时候,贸易收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大概每个月万余两的样子,基本能够维持董学普政府运转,不需要再找军队要钱了。而到了七月,玻璃贸易进入正轨,以及农垦基地的粮食收上来后,当月就赚了六万多两,堆满了南海国的库房。
董学普先前总是找秦明韬和吕策要银子,好些日子没有体验到手上有钱的感觉了。董学普每日乐滋滋地清点着库房里的银子,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建设一个银库的时候,史班和庞宁一合计,要利用这些银子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个巨能花钱的项目:发展造船业、控制下龙湾煤炭,以及进行初步的石油冶炼。
造船业不消说,作为一个立足海南岛的政权,大量的船舶肯定是需要的。文昌县有一个卫所军艚船修理船坞,那里的木匠具有小型船舶制造经验,加上庞宁从马尼拉带来的一些西方造船业技术人员,在技术上应该说问题不大。史班的规划是,在昌化州西海岸建立一个中型造船厂,他的铁器工厂全力配合,力图尽快实现中型船舶的自有制造,经费是四万两银子。
控制下龙湾的煤炭,增加南海国燃料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