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节 庞氏信贷(2)
作者:石斑鱼      更新:2022-10-09 18:31      字数:3959
�来用。能做到这一步,史班提出去那两万两,可以看成是赵玉赚的了,就算永远不还回来,也不会让南海银行倒闭。赵玉又没做过钱庄老板,全靠自己一步步摸索,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让史班很满意了。

  见南海国的央行寒碜到这个程度,庞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听赵玉解释完,庞宁摇了摇头,耐心教他,“小家伙,到了如今,你增发一些硬币出来,也没事。”

  赵玉一个五好的明朝青年,跟着史班这个一是一二是二地愣头青,哪里能理解二十一世纪的那套金融思维,坐在下首连连摇头道,

  “如今只剩一万两存银,要撑着十九个网点地提兑。我把这一万两散在州、府城、万州、崖州四个大分行,配了四十多匹快马,用大分行辐射小支行,才勉强做到两、三个时辰能提到银子。要是再有更多的凭证散在外面,大分行要到别地大分行拆借,来回就是几天,事情怕就麻烦了。”

  赵玉怕如客户拿着硬币想换银子,两三天换不出银子,百姓说不定就对南海银行不信任。到时候传来传去引起挤兑,他这几年那不是白辛苦了!

  庞宁瘪了瘪嘴,说道,“小鬼,那是你散出去的资金量太小了,所以一点突发情况,都会偏离预期,你要是有二十万两坐镇,外面有一百万两凭证也不怕,一比五也不怕

  赵玉虽然也跟着史班学了几天数学,但也想了半天才明白南王这说地是什么:越大的标本数,其平均数越接近于稳定。个人的突发性存取行为,总是几十两,几百两,银行规模越小,应付这种波动的能力就越不足。如果南海银行的规模大了,这种几十、几百两地突发性波动,不足以冲击到整个系统。

  庞宁一时手痒,站了起来踱了几步,突然想到个赚钱的好主意:史班这呆子死脑筋,这种性格搞中央银行倒是稳定,我搞个借贷的商业银行,怕比他要赚钱!他转头看了看赵玉,见这明末小知识

  班一样,一副不开窍的样子,心里一乐,笑道,现在是三分之一的存银,就能满足支取需要对吧!”

  赵玉点头说是,庞宁算了算,说道,“你给我十八万两的凭证,我存六万两银子在你这,不就够了?”

  够是够了,赵玉吞了吞口水,却觉得也太吃亏了,喃喃地说,“这怕要问问我师傅。

  庞宁啐了声,想到史班那副不吃亏的样子,骗他十二万两怕比骗赵玉还难。庞宁不想把这事弄到史班那,坐回位置上,凑过身子,嘿嘿笑着和赵玉说道,“我不是讹你,中间差的十二万两,算我跟你借地,利钱一年半成。”

  庞宁见赵玉还在犹豫,不爽地啐了句小呆子,说道,“这样,我存你这六万两银子,你给我六万两的‘大洋’。这样你的存款准备金数量就多了,我这时跟你借四万两银子,保持那个三分之一地准备金比例。然后再存进来换大洋,再跟你借出来,再换大洋,直到十八万两借满为止,合理吧?”

  赵玉反复想了想,倒是觉得合规矩,不过南王和其他人不同,出牌不按常理,不是很靠得住。赵玉紧张地喝了口茶,偷偷看了看庞宁的脸色,咳嗽了一声,鼓起勇气呐呐地问道,“这么大的借项…是要做些担保才好?”

  庞宁见这小孩还敢和自己要担保,气得一拍桌子,骂道,“吊子日的,你每年莫名其妙多赚六千两,还跟我讨价还价?拿纸来,老子把船队押给你!”

  在庞宁地威吓之下,赵玉点头哈腰,撒腿出去捧来了文房四宝,定下了这门生意。庞宁第二天就运来了六万两,来回折腾,搞出十八万两的“大洋”出来。庞宁骗了这十二万两,每年可是要付六千利息的。他手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