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节 积极的货币政策(2)
作者:石斑鱼      更新:2022-10-09 18:31      字数:3745
/>
  “去年琼州府垦殖甚多急缺耕牛,惠州一时牛贵,牛价翻了一两番,你这大手笔垦荒,可算清楚了!莫把你家老爷子的棺材本折进去。”

  周冶平却摇了摇手,就此打住了话,那意思也不知道是说“哪怕牛贵也能赚钱”,还是说“不想谈生意的细节”。

  庞宁天天在岛外,倒没料到生意这么好做,一时倒真动了做生意的念头。想到甘陕缺粮天下米贵,庞宁也有点想搞个公司,开垦几十万亩田出来。他不好直接问,就套那个泼冷水的老商贾话,说道,“牛是贵,但米如今也贵,这开垦怕还是能赚的!”

  那商贾笑了笑,看了看周冶平,说道,“米再贵,那还得有牛有人才耕的出来。如今南海国人少,新恳的田地不少。按说人少牛多也行,可惠州牛墟牛行又被我们这十四家商号买空了,一时倒真不知道,哪里还有那么多新牛可贩运过来。周公子是不是早准备好了耕牛,我就不清楚了。”

  和南海国做贸易,毕竟是走私买卖,没门路的商人也做不来。除了琼州府本地的走私商人外,基本上就是庞宁拉来地十四家惠州海商了。这些商贩能力有限,能够触及的市场也就是惠州、泉州等几个点。去年南海国新开了五十万亩地,这里面就是一、两万头牛的需求。这些商贩在大陆买了几千头,就已经让惠州、泉州牛价大涨。

  估计要半年一年后,等大陆的商贩反应过来,把牛马从北方运到两广,才能逐渐缓解南海国牛马的缺乏。

  庞宁瘪了瘪嘴,不再提问,又假模假样和其他商贾了解了些情况,便一个一个把银子贷。见一帮商贾对资金这么饥渴,庞宁后面贷出去地钱都是二分半以上。算下来,庞宁这两天一个转手,就空手套白狼赚了三万两银子,以及一堆名贵礼品。

  不单单是庞宁赚了三万两银子,这十二万两的“硬币”,或者说信用货币,投入到市场上后,使得很多可以投资的项目获得了资金,顺利开工。良好的法制降低了经营成本,畅通的海航又降低了运输成本,这时南海银行再灌入了十五万两地信用货币,使得南海国工商业投资大涨,掀起了一轮工商业建设的。

  安静了几千年的海南岛,突然成为了一个躁动不安地新天地。

  不光有商人到岛南的各州县开垦新田,大力种植粮食。也有人在府城附近搞起了陶瓷作坊,红砖作坊,铜器作坊。甚至还有人跟官府买了专利生产权,搞起丝捕鼠器作坊、水车作坊,把产品成批量地销售给走私海商。

  虽说南海国各类工匠不多,培训本地工匠比在大陆雇佣现成的技工,要花更多成本。但南海国三年免赋,一算下来还是赚。加上政府的清廉公正,没有种种勒索孝敬,越往后算利润就越高。

  府城已经没有地方容纳这些作坊了,赵武在府城北面规划了一片土地,专门作为各类作坊的聚集地。在水泥这种快速建筑材料的支持下,没几个月这里就初具规,成为了一片工业区域,容纳了大小作坊十几个,工匠千余人。这片工业区域,又拉动了其他行当地发展。

  整个琼州府的经济转得飞快。百姓的日子,继续稳步地往上迈步子。

  市场一旦打通,秩序一旦形成,工商业的发展是迅猛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水泥的需求也大为提高了。庞宁在市场上投的那十二万两信用货币,有一万两以海商订货预付金形式,回到了史班的工厂里。手上有钱地史班,看那么多人排队在小南关等水泥,干脆重新规划,在昌化港附近建起了一座年产两万吨地水泥工厂。

  原来在五源谷里面建的水泥窑,受制于设计规模和原材料渠道,质量不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