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二节 乱局(2)
作者:石斑鱼      更新:2022-10-09 18:32      字数:4319
�年不过二十岁左右。一身虎符白鳞甲。手持大刀脚跨一匹血红骏马。更显得魁梧不凡。

  其实辽西这些军门里,那些壮烈战死的倒都是默默无闻,秦明韬便是撞上了也不认得。唯有那些后来投了满清的,才能在历史上赫赫留名。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绑在明朝这台垂垂不行的战车上,便是曹文昭这样的勇毅智将,其壮烈殉国又有几个后人知道?

  吴襄吴家和祖大寿祖家是姻亲,同为当初李成梁李家亲信,在辽西军门中数一数二,所以才有吴三桂这样二十岁刚满地青年,便搞到仅次于总兵的副将之位。

  孔有德字瑞图,能被吴三桂尊称一句瑞公,那也是吴家人逃命逃得紧了,这才如此礼贤下士。孔有德听说是锦州总兵官吴襄长子吴三桂,不敢怠慢,拍马迎了出来抱拳答道,

  “末将见过吴将军,吴将军此番征战劳苦,不如于先发锦州,待我军挡住鞑子与将军于锦州会和,再做打算?”

  后面地总兵旗帜下面,就是吴三桂他爹吴襄。皇太极冲阵,打进了张春所在的左翼。吴襄率右翼去救,接战不过一刻便作溃散,吴襄仗着马快当先逃了出来,见到这支奇怪援军,便让吴三桂上来试探试探。

  吴家这会正愁丢散了几万关宁军,怕是要被朝廷怪罪。除了这里地三千骑兵,身后那些步卒可是在这茫茫原野上任女真骑士追杀。吴襄身边那些骑兵此时已成惊弓之鸟,逃命还行,要他们回去阻截后金铁骑的追杀,估计玉皇大帝在此也办不到。

  得知孔有德愿意截住追兵,吴三桂大喜过望,激动得满脸通红。

  虽说辽西地关宁军素视东江镇武将为暴发户,不齿为伍,但吴家起家也晚,终究有些不同。吴三桂这时只觉得孔有德是雪中送炭,安能不存感激之心?吴三桂在马上深深一揖,大喝道,

  “瑞公大恩!我锦州吴家定不会忘,三桂代家父谢过瑞公!”

  听了这话,孔有德心里一阵欢喜,有点佩服秦明韬的办法了。吴三桂虽然是在险境里,有求于孔有德才说得这么好听。但不管这样,这份人情怎么着也会被吴家算上。

  吴家在辽西,按官方地说法那是一方守备。按民间泥腿子地直话,那就是辽西的军阀,诸侯。能够攀上这层关系,虽然不能让孔有德升官发财。但能够让吴家记者孔有德一份情,以后在辽西地界上,总归是能方便不少。孔有德捡了个大便宜,脸上笑了出来,面对吴家长子态度谦恭有加,赶紧一礼还回。

  吴三桂看了看孔有德,似乎想到什么,又看了一眼旁

  奇怪的改水营。改水营此时为了不惹麻烦,没有打:号,只打着黄色“秦”字大旗。吴三桂想了一圈,却没想到登州,甚至再南面有秦姓将领,能一次出动七、八千人的。又见改水营旗帜不似明军旗帜,心下不禁生。

  但这会岂是问个水落石出的时候?管他是蒙古人,日本人,朝鲜人还是南海人,愿意帮吴家阻击后敌保存实力便是朋友。吴三桂不及细想,侃侃道,

  “那是何处大军?瑞公代我替他道谢。我们锦州再叙!”吴三桂说完抱拳一礼,便急急拍马朝吴襄大旗赶去。很快,这支溃不成军的骑兵队伍便越过改水营,直往锦州逃去。

  看着如一阵大风般刮过原野的骑军,赵德皱着眉头,啐道,“当真是溃逃转进如风,这便是名震天下的关宁铁骑?”

  李锦熙笑了笑,说道,“你别看他们逃得快,那是不愿意为朝廷送死。这些军队器械精良兵马肥壮,真要发起狠来,战力也蔚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