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五节 冯家的生存(3)
作者:石斑鱼      更新:2022-10-09 18:33      字数:3535

  “张兴教你不在官衙门坐着。倒跑了这里做什么?”

  判官就是法官地一。一般-个州县都有两三。府城人口比较多。光是城里就分东西南北前后六以应付大量商业官司。不过民商法推广时间也久了。百姓懂法地多。打官司的人逐渐少了些。

  如今递个诉上去。一一两天就能开庭审案。

  判官法官虽说也是官。但被董学普定义的有点“三不管”味道。知县知州是肯定没法管官了。要是知县行政犯了法百姓告到判官那去。还真说不准被判有罪。除了到其判官法官或者到五王那边去告。还真不太有人能管着这些判官法官。

  每个月拿着十两的俸银。只要秉公执法按时上下班就没人管。张兴教这几年逍遥惯了还搞出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来。堂堂北王问话他也不慌张。一板一眼作礼答道。

  “禀殿下。今日无案。下午有人文昌冯家哗众取宠扰乱市场。却拿不出证据。我料今日事少。便到这现场取证。”

  董学普看了看文昌冯家地招牌。问道。现举证。倒是个什么结果?”

  “哗众取宠倒是肯的。不过按南海国《民商法》。哗众取宠不是个罪。扰乱市场一节。也很难说通。冯家是注册了地商号。商号租酒肆募工这都是合法行为。也说不上扰乱市场。”

  董学普点了点头。说道。“断的好。你辛苦了。”想了想。董学普又说。“总有人无事生有证据便判。没证据让原告自己找证据。你以后少做这“现场取证”的事情。免的堕了判官地威严。”

  兴教想了想。答应下来。他也和北王套近乎。办完事就自顾自回衙门去了。董学普看着他的背影。笑道。“倒是个责的好判官。”

  赵武摇头说道。“父。这冯家不比其他人家。以前地冯云山就不说了。那冯老爷子上次屯米搞出多少事情出来?我看有人告他们。也是他们积怨所至。”

  见赵武这话似乎有罪于冯家的意思。董学普摇头道。“赵武。这道德归道德。法律归法。冯家再不像话。只要他不犯法。我们便不拿他。这便是我们地法治社会。”

  赵武这话都快听出茧来了。呐呐地说不话来。只争辩道。“我看冯家是恨我们的。”

  董学普摇头道。“恨便恨。如果连一户冯家都的。我们这南海国也失去了意义。法治社会地本质是以爱憎取人。便是道德模范。他犯了法。便要捉拿到底。便是无良赖。他事事合。也不能办他。”

  董学普笑了笑。说道。“要讲法啊。讲法才能治国理清这南海国啊。要是不讲法讲道德。谁还敢去国外绑猪仔过来?王身边那些走私贩哪个手上没血?哪没在国外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哪个不该杀?要是杀了这些人。我们南海国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