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利,即是原则(2)
作者:
天子 更新:2023-01-28 18:59 字数:2043
�大半。
苏熙贵再笑道:
朱浩摇头笑道:
苏熙贵很会来事。
都说了,我这是把黄瓒的罪证放到你手里,将来你觉得黄瓒尚书当得不好,你随时拿今天行贿朝中大臣的事来翻旧账。
而且也说明了,三万两是给你的,跟黄瓒行贿无关,都没有第三人知晓,那意思是连黄瓒那边都不告诉。
其实苏熙贵如此就等于是告诉朱浩,我是你的人,我对黄瓒只是礼数上尽最后的责任,无论黄瓒当不当得了尚书,我以后的靠山就是你朱浩,黄瓒已是过往云烟。
朱浩笑道:
苏熙贵一听急了:
朱浩笑道:
苏熙贵为自己的话找补。
朱浩点头,
苏熙贵一怔。
你还真是什么事都往上报啊!你说了这三万两的事,不怕为你的将来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朱浩道:
苏熙贵笑道:
苏熙贵以为朱浩在哭穷。
但这世间哪有为皇宫贵人哭穷的道理?
宫里缺银子,只是张太后和那些宫里的太妃什么的,朱四和他老娘一点银子都不缺,相反荷包很鼓,这都是靠朱浩运筹。
朱浩要让朱四信任,必要让朱四感觉到生活上的富足,银子随时能调度,不用事事倚仗户部,直接找朱浩就行了。
「内府还是有银子的,
但不在账上,而是在这里……」朱浩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意思是,银子在我体内。
苏熙贵叹道:
又来拍马屁。
朱浩道:
苏熙贵继续乐呵呵:
……
……
苏熙贵愈发像个政客,不像是商贾。
朱浩甚至觉得,可能苏熙贵也很适合当户部尚书吧。
只是苏熙贵没有功名在身,而且他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唯利是图……所有的事都要先拿到磅秤上过秤,能赚钱的才敢。
这种人的原则就是银子。
说不好听一点,连原则都没有。
看到跟他朱浩混,能有大作为,连提携他的黄瓒都能甩到一边。
这种人能大用吗?
大明无论怎么改,读书人当官,至少有原则,朱浩不会随便改变……读书人总算知道礼义廉耻,虽然这种礼义廉耻更多只是嘴上说说,但多少要顾忌脸面。
第二天
朱浩去找了李廷相,跟其提了请假之事,李廷相很认同朱浩的孝心。
再加上……
最近翰林院的确没什么事做,说是春讲马上要开始,朱浩还曾做过一段时间日讲官,可能会安排什么差事。
但问题是朱浩属于年轻一辈。
翰林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