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前景广阔(3)
作者:寒臻      更新:2022-10-16 22:11      字数:3721
还没吃,闻着就很诱人,赵小芸从上铺跳下来,娇笑道:“看来我们的谦让终于得到了回报,章琳,这下铺归你了。”

  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住过校,章琳一直担心没法跟别人相处,没想到几包巧克力就解决了,不禁脱口而出道:“不就是几袋巧克力嘛,什么回报不回报的,喜欢就让我弟多寄点,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去涉外商店买。”

  去涉外商店那是要外汇券的,就算有外汇券一般人也舍不得用来买这些吃的,而是买那些国营商店买不到的家用电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惠暗暗心惊,再也不敢小看面前这对看似普通的姐弟了。

  李晓山和丁文明还在楼下等,章程不好意思在女生宿舍久留,拜托了一番刚打开水回来的郑爱芳,便跟依依不舍的二姐道别。

  去部队驻地宁安的火车要到明天早上六点,必须在沪江过一夜,李晓山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和丁文明住旅社,硬是把二人接到他家休息。

  “最困难的是刚退伍那年,回来就结婚,结婚后住在父母家里等分配,基本没收入。我父亲那时又生病,老婆鼎着大肚子回了银山,她那时在银山镇的服务站上班,是区小集体,每月工资才二十四块,开始借住在父母家,没多久,他弟弟准备结婚,家里住不下去了,服务站领导看着她可怜,临时借了间放棉花的仓库给她住下,每月租金五块钱……”

  李晓山过得并不宽裕,刚分的一套两居室,除了床之外几乎没什么家具。为了给江北来的客人腾地方,他爱人一做完饭就带孩子出去了,也不知道这一夜在谁家借宿。

  可能是经历过战争的缘故,尽管过得紧巴巴的,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甚至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他家没电视机,吃完饭只有聊天,聊过去聊现在。

  章程听得很认真,李晓山指着墙角那一堆书接着说道:“退伍回来后才发现没文化不行,所以这些年我不断自学,先后完成了初高中学业,现在正在报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打算学经济管理专业。”

  丁文明忍不住地问:“您爱人呢?”

  “她也一直在学,因为工作关系,她先后考出了保育员、营业员、录音机维修、黑白电视机维修等好几个工作的资格证书。去年调到拖汽公司,由于业务上的需要,又去读电视中专,考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一星期五个晚上,每天都要九点半之后才能回到家。”

  电气自动化,将来是同行啊!

  张兵不但坐过牢还没文化,吴小柱和吴小军就更不用说了,让他们仨跑跑腿还行,指望他们将来管理公司简直是拿企业和职工的未来开玩笑。

  正为人才发愁的章程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李叔叔,我家有一个香港亲戚,打算明年来国内投资建厂,现在正为缺少管理人员发愁,不知道你和阿姨有没有兴趣?”

  外资企业的工资待遇要比街道企业高多了,李晓山当然有兴趣,不禁问道:“厂要建在沪江吗?”

  “听他说将来肯定要向沪江发展,毕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嘛。但考虑到南方的投资环境要好一些,所以第一个工厂会建在香江特区。”

  这年头去特区发展的沪江人多了,以至于沪江公安局不得不在特区设了个办事处,专门遣返那些在特区无所事事的沪江人。

  只要有发展前途,去特区似乎也不错,李晓山沉思了片刻,又问道:“工厂建起来后主要生产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