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方集群”(2)
作者:
寒臻 更新:2023-01-01 23:57 字数:4060
�交易。
几个月前,还有3个德**官在对阿尔特拉堡的第36导弹旅设施拍照时遭到苏军枪击,这件事闹的很大,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前段时间又发生一个更麻烦的事,一名负责看守弹头的28岁特种部队中尉,企图将一枚680公斤重的核弹头,以50万马克的价格卖给某个国际非政斧组织,幸好该计划流产了,不然真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
夏遥越想越怕,又问道:“为什么在我们这儿不会?”
“听见没有,这里几乎每个人都会说俄语,就像我们了解他们一样,他们也非常了解我们。不管怎么说,包括我和我丈夫在内的机场绝大数职员,都曾经是他们的战友。更重要的是,放眼整个东德,能不带歧视为他们服务的也只有我们。”
苏联解体,核弹头不知道失踪了多少,章程并没有感到意外。
至于前东德人民军与苏军的关系,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皇军”与“伪军”,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权,相应待遇甚至比驻德苏军还高。
想到下午启程去苏联的目的,章程若无其事地问了句:“那有没有叛逃的?”
“有,而且很多。”
基彭哈恩夫人想了想,接着说道:“据说有100多人开小差,其中40多个叛逃西方,包括一名米格-29飞行员,而他居然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热情接收了。为此,该集群实际指挥官斯涅科夫上将被解职,由去年监管苏军撤出匈牙利的布尔拉科夫上将取而代之。”
迄今为止才撤回一万多人,章程点头道:“撤军速度太慢,这么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是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前人民军空军曾担任过翻译的基彭哈恩夫人,摇头苦笑道:“捷克斯洛伐克愿意给苏联提供帮助,每天提供4列火车,波恩方面也贡献出c160运输机,但这种进度远远落后于所有人的预期。
原因是波兰在没跟苏联签订5万驻波苏军撤离协议之前,拒绝为苏联提供运输捷径。甚至要求苏联支付30亿美元的运输费用,迫使‘西部集群’只能以效率很低的空运方式将人员送返国内。
苏联也抱怨资金不足,说无法为回国人员提供充足住宅,要求联邦政斧额外资助建造三万六千套住宅,且声称即便如此,仍有19万军人家属回国后无家可归。”
苏联红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居然会无家可归,夏遥感觉很不可思议,忍不住问:“真的?”
基彭哈恩夫人指了指一个正掏钱的苏军少校,确认道:“我天天跟他们打交道,对苏联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我认为这不完全是故意拖延或讨价还价,因为第一批回国的第16集团军很多官兵,现在仍暂住在临时帐篷里。那位少校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又乘我们的飞机回来了,试图以这种方式赚钱,好让他和他的家人过得好一点。”
章程深以为然:“驻军三十多万,家属十几万,没有任何准备,又没有足够财力,一下子要安置几十万人,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
再往前走便是莱比锡县政斧与n**电气(德国)公司共同投资的“莱比锡国际机场?保税经济合作区”。
按照双方的战略规划,该项目包括100公顷正在开发的土地及300公顷预留地,共设保税物流园、保税工业园、保税商贸园和经济合作园四大功能区。
基彭哈恩夫人对在这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地方搞开发一直很不理解,见年轻的大老板心情不错,终于问道:“章先生,n**电气在柏林已经有工厂了,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