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
作者:
寒臻 更新:2023-01-01 23:58 字数:5293
��20辆装甲车冲破新阿尔巴特街第一批路障,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但装甲运兵车始终没能通过由无轨电车构成的屏障,于凌晨一点半退回到新阿尔巴特街。
不过在美国大使馆区,有两名叶利钦总统的支持者被打死。一些人受伤。此后,军队停止前进。甚至有近一半倒戈,调过枪口支持叶利钦。我们来的时候,军队开始撤离莫斯科。另外普利沃尔日斯克和乌拉尔等一些军区司令发表声明,公开表示支持叶利钦。”
意料之中的事。否则怎可能会让自己的同事身陷险境。章程拨拉了下盘子里的煎鸡蛋,淡淡地说道:“民主派赢了。”
“赢了,不过事态发展得太快,太出乎人意料,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叶利钦总统居然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章程沉思了片刻,若无其事地说道:“有时候,历史在一两分钟内是掌握在某个人手中的。这个人可能是个天才,也可能是个庸才。天才让历史从手中遛走,他就成了凡人;庸才将历史把握住,他自然就成了天才。滑铁卢之战中,历史在一两分钟内是掌握在格鲁希元帅手中的,可他没有把握住。前天风云突变,叶利钦敏锐地感到时机来了,所以他决定孤注一掷。
至于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因为他是俄罗斯第一个真正的民选总统,而不是所谓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在政变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权力已转移到民选领袖手中,与和叶利钦对抗就意味着和俄罗斯人民对抗。”
张婷秀是内定的泛欧国际旅行社副总裁人选,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又在东德和圣彼得堡,作为一个要对股东和游客负责的高管,她不能不懂政治,想了想之后又问道:“可是‘紧急状态委员会’有军队,内地不是有句话叫‘枪杆子里出政权’吗?如果他们决意镇压,事态很可能会向相反方向发展。”
“苏联军队不可谓不强大,但人民更强大。军权在人民面前完全无法发挥。且不说叶利钦在人民的保护下现在未伤一根毫毛,就算被杀了,政变也不会胜利。一个叶利钦倒下去,会有千百个叶利钦站起来。因为今天苏联缺的是汽油和面包,唯不缺叶利钦。”
章程顿了顿,慢条斯理地接着说道:“凡事总有正反对错,这一回。政变者无疑充当的是反面角色,而叶利钦和人民是正义的化身。因此,这次事变在它尚未开始时,就已注定了必败的命运。更重要是不管谁都不能与历史潮流抗争。不能走回头路。如果说前进是死亡的话,倒退则是死亡一千次。
戈尔巴乔夫的六年改革,给了苏联人更多的自由和宽松,同时也给了更高的物价,更少的物质。民主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但是衣食住行愈发困难,民主自由也不那么可爱了,于是人民对戈尔巴乔夫不满,甚至反对他。
政变者感到人民对戈尔巴乔夫不满。匆匆发动兵变,其实大错特错。因为当民主和自由突然在一天早晨又要失去时,人民不会答应。面包本来没有,自由民主也快没了,他们肯定会掉过头来选择戈尔巴乔夫。政变者想走回头路。反而一下让人民清醒了。”
令他和夏遥倍感意外的是,张婷秀突然鬼使神差地冒出句:“那中国呢?”
之所以不看电视,与她这个问题有很大关系。
两年前章程避得远远的,甚至把二姐章琳也事先带到柏林,当时还是一个大学生的夏遥却避不开,尽管没上街、没搞事,但事后仍受到不公正对待。
这是他们这一代人根本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