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4)
作者:
寒臻 更新:2023-01-02 00:04 字数:5527
来。突然看军区政治部吴主任的随员,从前面那辆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一个花圈。紧接着,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中年人,从山腰的陵园飞奔过来,跑到吴主任车前像是汇报什么。
他们祭奠的是烈士,自己拜祭的是家人,没准备花圈,也不需要花圈。
人还没到陵园,老太太已经哭得撕心裂肺,外公外婆也老泪纵横,把众人搞得有些手足无措。
好在事先有分工,大舅妈和二舅妈负责安慰老太太,大姨和小姨负责劝慰外公外婆,顾红霞、许萍、葛爱芳、田秋菊等人负责劝说母亲吴秀兰,陈宝琳和吴小莲等小辈照顾章慧和章琳。
母亲比想象中更坚强,边走边叮嘱道:“东西都带上,千万别拉下。”
“知道了妈,不会拉下的。”章程应了一声,把她一直念念不忘的旅行包背得更紧了。
刘思伟、游少均、丁文明、张兵、吴小柱、吴小军、陈长河……手里捧着各种各样的祭品,丁爱国、陈正淮、陈士康、李晓山、王元正和古心远则一人抱着一箱茅台。大舅二舅和大姨夫二姨夫则比较老套,按照老家风俗准备了一大堆黄纸香烛。
两个捧着花圈的军人在前面带路,吴少将在管理员的陪同下紧随其后,一百多人的祭奠对外,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往拾级而上。
走进刻有“长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大门,就看到用大理石竖立起的烈士纪念塔,正面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你们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几个大字。
环境很不错,比较清幽。垂柏长青,小树点缀,配上鸟儿的悦耳歌声,的确是很适合烈士在此安葬。
“章营长的墓在这边,各位请跟我来。”
管理员在吴将军的指点下,边陪着众人往里面走,边介绍道:“这里安葬了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越还击战牺牲的烈士,章营长最大,级别也最高……”
烈士墓区分为四区,每区烈士墓排列整齐有序,墓碑都是躺着放的,斑驳的碑面上嵌着一个红色五角星,烈士的名字、籍贯、生平都写在上面,简单而又让人沉思。
一路走来,正如他所介绍的一样,安葬在这里的烈士都很年轻,牺牲时的年纪大多在17—22岁之间,入伍时间很短,两年的,一年的,三个月的,有的入伍仅仅只有一个月。除了这些战士,还有很多支前民兵也在此安静的睡着。
当众人来到章援朝墓前时,赫然发现刚有人拜祭过,墓碑前放着一个大花圈,右边的挽联是“章援朝烈士永垂不朽”,左边的落款是“江南省南滨市人民政府敬挽”。棺形的墓上盖着一面大红旗,旗子上贴着“江南好儿郎,英魂守边疆”十个红底黄字。
吴秀兰再也忍不住了,哇了一声扑到墓碑前,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
祖孙四代祭亲人,难言的心酸。一直想来却没来,就是怕见到这个阴阳两向隔的情景。
老太太挣扎着要下轮椅,章程和刘思伟急忙把她搀起,并小心翼翼的让她坐到墓碑左边。
两位战士敬献花圈,立正敬礼,旋即让开身体。
军区政治部吴主任抬起胳膊,也向墓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过身来,对着近百位家属抑扬顿挫地说道:“一九七九年,在抗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中,章援朝同志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率领四百二十七名指战员,展开十七个昼夜的浴血奋战,击溃了敌人从连到团规模的多道防线,取得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