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助委会”(4)
作者:
寒臻 更新:2023-01-02 00:07 字数:8395
�有三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有他们参与。我们是如虎添翼呀!”
“香港同胞这次是出大力了,来前李副总理特打过电话。要给他们接风,陈书记、王市长都会出席。”
想到体委伍主任也表示要去国际会议中心慰问,陈正淮摇头道:“张市长,恐怕接风宴要缓一缓。下车时他们后勤组的副主管刚给我一份日程安排,并委托我与您和何委员进行沟通,因为在接下来三天里,他们打算全方位的了解奥申委的筹备情况。”
在张副市长看来,“奥申委”与“助申委”的合作,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体现的是香港同胞心系祖国,心系奥运。至于能帮什么忙,恐怕就章程那点国际影响力。于是大手一挥,哈哈笑道:“工作再忙也要吃饭嘛,耽误不了他们多少时间。”
见陈正淮朝自己看来,顾公子急忙道:“张市长,您不了解章程,他就是一个工作狂。而且他们这次代表的是四百五十万香港市民,组织了那么多人,要花那么多经费,他们要为香港市民负责。随行人员中又有那么多记者,我想他们是不会接受宴请的。”
“那怎么办,我都安排好了!”
“留到庆功时一起办吧,毕竟对他们而言工作才刚刚开始。”
正如陈正淮所说的一样,章程等人下飞机后,跟奥申委的官员们寒暄了一番,就提出派六大功能组成员去“奥申委”了解情况的建议,同时邀请“奥申委”选派工作人员加入“助申委”团队。
衣食住行人家全安排好了,不会占“奥申委”哪怕一点便宜,甚至慷慨地送出50部nb电子尚未正式推向市场,正在最后测试阶段的手机,以便双方更好的沟通和合作。
去“奥申委”的去“奥申委”,进驻国际会议中心的进驻国际会议中心。最忙碌的当属由bnb新闻网和香港两大电视台人员构成的新闻组,十几个技术人员在会议中心的协助下架设卫星传输设备,其他人员则扛着长枪短炮,分乘十几辆面包车满世界的取景。
把人从香港请来了,正在西山带小孙子的d老自然不会就此不管,一直关注着国际会议中心的一举一动。
第一天没动静,第二天还是没动静。
包括章程在内的所有人,似乎只带着耳朵,没带嘴巴。除了把“奥申委”的筹备资料和文件复印件,一箱一箱的往国际中心搬之外,就是向“奥申委”工作人员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完之后却不发表任何意见。
老人家躺在树荫下的藤椅里,摇着芭蕉扇,饶有兴趣地问:“一连两天都没动静,明天该有动作了吧?”
郑铭一边往杯子里续开水,一边笑道:“老爷子,您猜对了,明天上午8点,我们这边的委员和他们的几个组长,在国际会议中心302会议室有个碰头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嗯,他们这种工作方式很合我口味。”
郑铭重重点了下头,感慨万千地说道:“老爷子,对我们来说是三天,对他们来说却是六天!据在国际会议中心负责保卫的同志汇报。他们是24小时三班倒。资料堆得像山。几十部国际长途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我还听说他们包下二层会议厅后,就在里面立了个大电子钟,上面是倒计时,精确到秒。下面是一排小电子钟,显示全球各大城市的时间,像拍电影似的。”
“我们的同志去了没有?”
“去了,一共去了三十六位,除了后勤之外。他们一共分六个组,我们也是一个组六个人,三班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