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白马王子(3)
作者:西门吹雪      更新:2022-10-17 14:21      字数:3137
�脯、糕饼加工多,这些村有一半以上家庭都做果脯、糕饼拿到乡里、县里销售,还有的地方是盛产西瓜、凉粉草,像金庙村就是处板栗,豆腐,还有的村适合养殖,那些黑毛猪,还有生态鱼,都是现在少有的特产。

  要说起来,各村特产种植,养殖和各村的工艺专业都很有市场潜力。

  问题在于,这些年乡政府的引导乏力,人浮于事,还有交通不畅,以及各村,各户也是独立操作,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管理,宣传和销售,白白的拥有这些好东西,却依旧贫困着。

  基于此,夏文博琢磨出一个产业发展新思路,那就是改组乡经济发展总公司,将原先东岭乡立足于发展实业的思路,改变为重点倾向于销售、贸易的模式,将各个专业村加以规范管理,使之成为一个个名副其实的生产基地。

  虽然从政绩上看,这没有建立一个工厂那么明显,快捷,各项经济指标看不出太大的增长,但夏文博相信,这是村民摆脱贫穷的最好方式。

  有了这个新思路,夏文博亲自撰写东岭乡《未来十年经济战略报告》。

  报告中有很多问题和大环境,大政策是有出入的,夏文博为了谨慎,他先将材料送给县长袁青玉过目。

  袁青玉看后,大为欣赏,口头声援夏文博的决策,并将报告材料呈与黄县长和段书记,以及欧阳明审阅,征求他们的意见。

  段书记和欧阳明书记在认真看了材料后,都觉得夏文博的思路很好,山区经济不同于城市,所以发展的模式自然有别!

  欧阳明亲自给夏文博打电话,肯定了他的发展思路,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经济模式,其实就是南方人初期的发展经济模式!

  夏文博大受鼓舞,便同万子昌和几个副乡长商议,要求召开一次党委会,全面讨论这个新思路。

  几个副乡长是没的说,都很支持,到时万子昌感到夏文博的步伐有点太快了,心里隐隐约约的有点担忧,但既然段书记,欧阳明和袁青玉都表态支持了,万子昌也不敢犹豫,在党委会上,所有成员一致通过了夏文博提出的经济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