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这也是生活(2)
作者:西门吹雪      更新:2022-10-17 14:26      字数:3092
��死都中,这指挥长应当是万书记或者夏乡长的。”

  夏文博说:“咱办事,不要图虚名,我和万书记比较忙,都不可能整天守在东岭乡中学重建的工地上,你苗小惠则必须经常在工地上严把死守。我就不相信,封你当了个指挥长,你就不听我们的了。大家都要学会独当一面,就这样定了。其实,当领导的放权,不过是魔术师放飞刀,看似脱手,实际上仍然掌握在手中。”

  夏文博此次重用苗小惠也是有他的想法,这女人说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三十五六岁,人长得不丑不俊,不黑不白,不老不少,算是个“六不女干部”。她的男人叫也在乡机关上班,是一般人员,人很好,有文采,但机遇不济,出力不少,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苗小惠是从村妇女主任熬出来的,据说工作泼辣大胆,才成为不可多得的女中将才。

  早些年刚分田到户,公社干部仍然只会抓农业时,她作为公社的妇女主任,下到大队去检查麦场防火,一看谁家麦场里没有水缸,背起人家的桑杈就跑。老百姓没有桑杈怎么打麦?没办法只得认罚,然后立即弄水缸并装满水。

  这样的女干部,现在很少了,而下一步汪翠兰的调离,让东岭乡妇女干部这块就有了一个空挡,夏文博想,好好的培养一下这个苗小惠,说不定就能接上汪翠兰的班,这样,东岭乡的工作也才不受损失。

  果然,苗小惠当上指挥长后,立即披挂上阵,工作没明没夜地干,很踏实,唯一的缺点就是,过去没当过主官,而且还是个女人家,所以屁大的事情都要给夏文博请示汇报,叫人不胜其烦。比如与建筑商们谈判,你必须连原则、方法、底线等,都得给她面授机宜,否则,就不知如何办才好。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干部,反倒因为胆子小,不会闹出太大的问题来,交给他的事情,夏文博也是放心的。

  很快,通过招标方式,两座大楼的承包人选由苗小惠提出来,交到夏文博和万子昌这里定夺。两人权衡利弊后拍了板,定的一个是县城的建筑公司,一个是乡里的建筑公司,每家盖一栋大楼。

  学校的校址在东岭村二组的地界上,是万子昌确定的,征用这块地皮,万子昌费了不少周折,使出了十二分的气力。新校址依山面河,应当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剧人们传说,有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东岭乡二组一个老人,忽然看见了一群穿红衣服的孩子在这里嬉闹,正想细看,一眨眼又不见了。

  这事情传得神奇。

  所以在征地的时候,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相对比较容易,可就在具体操作时,东岭乡二组一些群众出来闹事,说本来山区的老百姓就欠缺土地,街上的群众更加缺地。一个组为全乡人民做出牺牲,总得加倍补偿一下。

  万子昌反复对他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他们不得已才答应,由东岭乡二组的建筑队承建学校作为交换条件,当成补偿以外的补偿。

  当时万子昌考虑到,如果让乡里的建筑队承包建设大楼,至少东岭乡二组那些不会做小生意的群众可以出点力,挣几个辛苦钱。夏文博也认真,仔细的考察了这个建筑公司,发现建筑质量还算行。于是,夏文博才同意这个招标的。

  实践证明,这个安排非常正确。首先是在定下承包人之前,引入了竞争机制。当时,两家建筑公司都想独吞这块肥肉,互相压价,当然,作为集资办学,乡里有关部门也要做出相应的牺牲,工商税务、村建土地一切收费统统免掉。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招标价格还是很低的。

  后来,两家分而食之,他们都有些后悔。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