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应对(3)
作者:想见江南      更新:2022-10-25 02:58      字数:5130
传闻。

  薛向接过冯友递来的茶杯,道个谢,却不坐下,而是站在大大的落地窗前,送目眼跳。此刻,薛向所在的校长办公室,乃是建在未名湖畔的一座七层高楼的顶层,极目之下,烟波浩渺的未名湖,波光粼粼,四周亭台楼阁,假山怪石,无不入目,端的是极好风景,绝佳享受。

  “怎么着,没看过这未名湖,还是在我这儿看,别有一番滋味?喜欢看,就常来,不过,前提是,赶紧把新闻中心给我抓起来,不然,板子落身上,你可别叫疼。”

  薛向正赏到妙处,身后传来了人声,声音沉郁,显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薛向扭过头一看,但见一个头发hua白的老者,大步朝自己行来,那老者个头不高,面目平常,独独一双眼眸温润如玉,闪烁着光芒,甚是抓人眼球。待看清来人相貌,薛向哪里还不知道此人的身份,正是京大校党委〖书〗记、校长周树人,此前的大会上,他可是见过多次。

  周树人到得近前,竟主动伸出了手,薛向微微一愕,赶紧伸手接过,摇晃了起来。周树人此举自有寓义,薛向脑子极灵,自然知其何指。原来,二人之间有两重关系,一者,师生关系,二者,党内同志关系,这厢周树人主动伸手,很明显倾向以后者的同志关系。如此举动倒是和方才那番话相呼应,意思是公事公办,要是打不了翻身仗,别指望他这做校长的照顾薛向这做学生的。

  却说周树人此番召唤薛向,除了想见见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学生外,其中最大的问题自然还是关心如何在校刊上顶住青华园的攻势,因为,今天距上次开会又过了将近一周,青华园的《放眼天下》又出了一刊,其中的头版头条,竟然被又被《赤旗》杂志引用了。如此两翻下来,不单是两校的学生,就是外人也看出了门道。渐渐就有风声传来,说京大不如青华园,如此风评,怎么叫周树人受得了。

  薛向面色凝重,沉声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校长放心。”

  周树人松开手:“军中无戏言!”

  “愿立军令状!”

  “噗嗤”

  薛向和周正龙这番一唱一答,恰好合了《三国演义》里的经典对白,听得一边的冯友没忍住。乐出声来。

  ……………………..

  却说薛向在周树人面前答应得痛快,可真要成功,却不是他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就能解决的。毕竟青华园的《放眼天下》他可是仔细看过的,其中内容确实较之眼下的杂志,读物胜过多多。而且其中的《理论与实践》板块尤其出彩,竟然提出了包括农业、工业乃至政改的假想、模式,端的是颇有几分放眼天下的气概,难怪能产生如斯影响力。

  却说薛向在周树人面前立下军令状后,又闲话几句。便告辞离去,转回新分得的办公室。说起这新办公室,薛向却是满意非常,党委宣传部和团委宣传部果真不可同日而语,此间办公室不断宽广豪奢,最最令他欢喜的是,竟然和周树人的校长办公室在不同楼层的同一位置,北望未名湖。南观樱hua林,真真是再惬意不过。

  薛向在落地窗前小站了会儿,便折回办公桌前,视线所及,一眼便瞅见桌上的一本绿壳杂志,正是青华园的校刊《放眼天下》。薛向拾起,又翻了起来。这里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薛某人自打报到宣传部后,便开始极端关注这本杂志,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次能有如此升迁。这本对头的杂志可谓是起了绝大的作用。这两三天的功夫,青华园的仅有的两期《放眼天下》不知道被他翻阅过多少遍,想从中找寻破绽,以便破局。

  一会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