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空船之计(5)
作者:更俗      更新:2022-10-25 12:21      字数:8375
�为精辟。《均势策》从大处着手,南闽、南宁、南诏三郡除外,将天下十五郡分为九块,计有四角、四边、天元九形,幽冀、秦州、越郡与东海、成渝为四角,汾郡北部三府、南平与荆郡、青州、秦州的汉中府与晋阳的谷城府为四边,永宁郡与汾郡南部的豫南府、河内府便属天元。天下地域虽然辽阔,但对制霸起决定姓作用却在上述九大地域。”

  幼黎平素也听世家子弟议论军事地理,多为夸夸之谈,与徐汝愚相知相爱,却是近时才捅破窗户纸走到一起的,哪里听到过这么精辟的见解。虽然早就知道徐汝愚胸中才学世人罕及,但是看到他指点山河的英姿勃发,还是不由的心醉神迷。

  “这九处地方既有山地险要可以凭借,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是所谓‘山川都会’的战略要地。九地据险易于建立根据地,形成局部的秩序,积蓄力量,又便于向外投递力量,便于向外扩展,介入全局。而这九地中又以四角地最佳,秦州关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据高原,东有华山、淆山,兼有河水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地势上,对东部的汾郡平原呈高屋建瓴之势。现在为新朝内廷所踞,然而内廷势弱,才德均不足以占据此等形胜之地,其西边的肃川谷家、东边的汾郡荀家对之均虎视眈眈,若是被谷家或许荀家夺得秦州,那他们就是最有可能制霸天下的雄者。”

  幼黎问道:“宜先生化名前去投奔荀家,献上《置县策》,那不是荀家最有希望入主秦川?”

  徐汝愚笑道:“若能废除世家宗族制,让府县制通行天下,天下即使为荀家所得,又有何不可?我这么说,能否解去你心中疑惑?”

  幼黎见汝愚双眸明亮如月,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庞然的自信,知道他看透自己心中的疑惑,双颊生霞,柔声说道:“不是我不信任你,只是你心中韬略不是我能想透的,你快说给我听吧。”

  徐汝愚笑道:“内廷毕竟是天下名义上的共主,晋阳霍家出兵取汉中相比出兵侵荆郡,在战略上更为有利,但是霍家任由汉中府成为盗匪的乐园而不谋取,就是汉中府隶属于秦州郡治辖,是内廷的直属领地,霍家是忌讳众人的悠悠之口。宜先生献给汾郡荀家的《置县策》,对荀家而言是柄双刃剑,此策的实施,实际上是代替盛行三百余年的世家宗族制,打压世家豪族力量。荀家势力在汾郡得到扩张的同时,也会遇到来自中小世家的极大阻力,极易引发汾郡的动荡。当年父亲著成此策简论,并未公布于世,就是考虑此策在废除世家宗族制的同时,伴有极大的破坏力。”

  “常言:破而后立。世家宗族制盛行世间业已三百余年,造成今曰天下群雄相争、世家割据的局面,给世间已带来极大的破坏,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吗?”

  徐汝愚点点头道:“宜先生当初就是害怕世家宗族制骤然遭到破坏产生的可怕后果,才写出《均势策》来,让天下各家循之寻找各自的平衡,略减世间战祸。”

  幼黎说道:“按你所说,《均势策》应当名闻天下才是,怎么现在还是鲜有人知?”

  徐汝愚叹道:“宜先生著成此策最先献给南平元、容两家,后来让父亲得知,前去阻拦。父亲观过此策之后,认为此策不但不会消弭战乱,还极可能引发更大的动乱。因为占据四角形胜之地域的世家,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在这地域制霸,此策一经公布于世,极可能引起雄主对四角形胜之地的觊觎之心,引发更大的局部动乱。宜先生并不完全赞同父亲的见解,但也听同父亲的建议。所以世间多闻隐俊宜观远著有《均势策》,却难得有人能够一窥全貌。南平郡元家是唯一得到《均势策》全文的世家,在《均势策》中,南平郡西侧的成渝郡属四角形胜之地。《均势策》所述:‘成渝居江水之上游,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