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姐姐的辛酸上学路(2)
作者:
099分 更新:2022-10-30 12:39 字数:5100
,像一个个不怕牺牲的士兵与姐姐进行着毫无意义地抗争。我放眼望去,满眼地绿色,满身心地清爽,那些草密密麻麻,只遮得看不见地面,个头又都差不多高,且排列整齐,活像一块绿色的毯子。偶尔,有草丛中被姐姐惊扰的蟋蟀或蚂蚱小心地探出脑袋,寻找着答案。然后,这些虫子很有礼貌,很知趣地跳进另一个绿色的毯子里,大概它们已和我姐熟识,不忍心去打扰这个可怜而又爱学习的孩子在割青草。而姐姐始终头也不抬,只顾割草,只有我走到她身边,蹲下来,全神灌注地盯着她割草的时候。她才留意周围的一切,来一句:“勇子,站远一点,小心我镰刀伤到你!”
姐姐就这样一边做着家务,一边读着书。尽管有点辛苦,但我还是常常看到我姐姐脸上挂着微笑。我姐姐就这样半工半读地只读到了五年级,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到了上学的年龄,你不上学,村里的干部也会跑到你家问为啥不让娃子上学。而那个时候,别说你只上到五年级,就是一天学门口也没踏进过,谁问你,管他屁事。由于我和妹妹也都要读书,三个人一年的学费加在一起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爸爸的活计也不好做,有时候一个月有一两家找我爸做家具,做得都还是小件,什么桌椅,板凳呀,什么案板,橱柜呀!像床,衣橱,衣柜之类的大件却很少。本来都是农村的,又乡里乡亲的,所以,去下功夫费,也挣不多少钱,只能够一年的应门事开支和一家人平常的生活费。有时候,一连好几个月都没人家找我爸做家具,都是农村人,谁家有多少钱,打这家具,打那家具?又不赶上人家嫁女儿或娶媳妇的要打家具。我爸也就只能在家待着,赶上地里有活就下地干活。地里没活,就出去打牌。有的时候闲得时间太长了,我爸又被我妈唠叨得受不了了,就去工地上给人家盖房子。所以,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还是相当艰难的。那个时候,我和姐姐经常因为拖欠学费,而被老师追着屁股要。再到后来,只要一拖欠学费,我和姐姐听到有老师叫我们到办公室去,我们心里就打鼓。
姐姐读到五年级,我爸就不让她读了。原因是上中学,一学期的学费就是八九十块钱,是我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开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家我爸说了算,我爸又不听我妈的意见,他老是按照他的老八板儿去办事。爸爸有一个工友,一起盖房子的时候认识的。那个人叫于周才,家里也有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老二,老三是儿子。于周才的大女儿比我姐大好几岁,已经出门打工好几年了。于周才说:“富贵呀!这几天看你愁眉苦脸地,咋啦?”爸爸说:“还不是因为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的事,儿子和姑娘的学费加起来一学期就一百三四。现在马上连称盐的钱都没有了,哪有钱给儿子,姑娘交学费。唉!愁啊!”于周才说:“愁啥!你姑娘读几年级了?”爸爸说:“五年级了。”于周才说:“都读五年级啦!你叫她在家干几年家务,再出门打工几年,就可以嫁人了。我姑娘读到四年级我就不让她读了,在家里给她妈学做家务做了五六年,今年年初,我就叫她跟俺庄的人一块打工去了,这不前几天,还给我寄回来了一百块钱。闺女呀!始终是人家的人,读那么多的书干什么?只要不憨不傻,摸到家门口了,会做家务,会种地就行了。你还指望她考个状元,享上她福!”爸爸犹豫片刻,然后说:“闺女虽然成绩一般,但懂事呀!每天一放学回家,不是帮她妈烧锅做饭,就是给猪割草。等一切都忙完了,她才去做作业,我不忍心不让她读书呀!”
于周才说:“就算你不忍心不叫她读书,就你那本事,你能供得起两个孩子上学吗?过几天,我们就要发工钱了,你那工钱也只能够交一个孩子的学费的,剩下的钱,你们一家不吃不喝不用了?我家比你家地多,我还出来找活干,才供得起两个儿子读书呀!我是没办法呀!都是儿子,你不叫谁读书?可惜!我那两个儿子不争气,成绩都一般。你就不一样了,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女儿。听说你儿子成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