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一更)(2)
作者:幸福来敲门      更新:2022-11-01 21:01      字数:3077
�,不少功勋之臣的家眷都留在晋阳,这些人要如何处置,倒是一个难题。

  姬川言道:“上谷公,我们可扣押这些人为质,写信往长安,逼迫他们的亲眷反唐,不知意下如何?”

  温彦博正色言道:“此乃是暴戾之举,现在我军刚攻下太原,人心未附,若是行此举,必遭到太原上下百姓一致声讨。”

  姬川言道:“成事者不拘小节,我看可以。”

  李重九言道:“据我所知,李渊自攻下长安后,已将不少重臣亲眷都迁往长安了吧。”

  温彦博言道:“正是,长安繁华,故而人人向往之,况且留重臣亲眷于长安,更可以使其不生变端。”

  李重九言道:“既是重臣亲眷都不在此,我们能够威胁的,不过只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人,与其破坏我军的名声,倒不如尽数放之。亲情人伦乃人最贵重之事,我们怎可凭此来要挟达成目的,反正这些人留在晋阳,也是对我不利,倒不如让他们返回长安,也好示我军宽仁之名。”

  温彦博闻言拱手言道:“上谷公真仁慈之人。”

  商定之后,温彦博当下在晋阳张榜,除了在押的俘虏外,其余李唐家眷皆可放任自有,愿意居住在太原的,就居住于此,从后绝不追究,愿意前往长安寻其亲眷的,就尽管前去。

  消息一出,太原士族百姓皆是松了一口气,无不拍手称快。

  比之刚入主幽州时,受到幽州士族上下的一致冷遇,这里太原士族这,无论士族百姓都将李重九视作自己人,何况还有一层乡里的关系。

  当然仍有不少士族视李重九如草根崛起的暴发户,但比初占据幽州之时,李重九现在羽翼初丰,持这样看法的士族并不多。

  毕竟现在太原士族,经过汉王杨谅谋反之事后,一直被朝廷打压了,而李渊至晋阳经营亦不过三年。

  历史上刘武周攻打晋阳时,正于城内士族献城,才导致晋阳城破的,由此可见李家在大本营晋阳上的经营也不如何。

  现在有王珪投效后,王珪又向李重九举荐了数名太原王氏子弟。

  对于王珪而言,这乃是提携同族的机会,在李重九看来,这可大力拉拢太原王氏。

  故而李重九对于王珪的推举,一并答允,一并入幽州刺史府或者是太原郡为官。

  而李重九将王珪拔为记室参军,与薛万述同职。

  拉拢的太原士族后,对于李重九在太原郡势力的巩固大有好处,不过正如王珪所说,太原乃是四战之地,北有刘武周,突厥,南有李唐。

  万一将来李重九与窦建德在幽州发生冲突,那么太原郡必须能在幽州大军无法支援下,自守半年。

  由苏素之前牧守上谷郡,经过战乱的当地,百姓恢复生产,阡陌又复有鸡犬相闻之声。

  现在来太原郡执政一番,肯可以胜任,何况他与李重九一般都是太原郡本地人,在当地颇有人脉。李重九仍让苏素身兼上谷,太原二郡郡守,原先的上谷郡郡丞赵万三,为雁门郡郡守,分担苏素之职。

  有苏素镇守太原郡李重九足可放心。

  只是镇守太原的大将,李重九却在有所考量。

  如李重九麾下大将,王马汉,昙宗,额托,英贺弗,颜也列,乌古乃都可称为勇将,但却都不能独当一面,至于薛万彻,薛万均虽年轻骁勇,但毕竟资历不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