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卓吾先生(2)
作者:百里冰烟      更新:2022-11-07 07:55      字数:3024
�的弟子张乐迎了出来。

  齐豫连忙行礼道:“张师叔!”

  九龄公与青莲居士同辈,故而张乐要比齐豫高一辈。

  张乐笑着点头应下,对杨簌歌道:“师妹,老师正让我去请你过来,没想到师妹倒是自己来了。”

  “本是到万书楼走走,顺便过来看看先生,倒是极巧!”杨簌歌笑道。

  随着张乐到了文轩阁会客室,才走到门口,九龄公就笑着招手道:“簌歌来的正好,今日老夫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好叫你们认识一下。本以为大明只有酸儒,没想到今日竟然也能结识一位有识之士。”

  杨簌歌顺眼望去,却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若说与一般的老人家有什么区别,便是这位老先生的目光特别清明。

  杨簌歌的骨子里带着唐人的几分狂傲,故而面子上表现的再温和,骨子里却有些宁折不弯。因着她武功极高,初到大明就闯出了琴皇之号,相公又是剑神西门吹雪,敢招惹她的不多。

  但是大明人素来看不起女子,背地里说三道四的不少。微山书院建立之初,更有江南的文人以她是长歌门门主为由抵制书院,可是杨簌歌依旧我行我素。因为杨簌歌的衣着,又以女子之身抛头露面。那些个读书人见了个个都会转开目光,不敢直视,也有猥琐小人暗暗凝重不说。

  可是这位老先生一看就是读书人,见到杨簌歌确实目光清正。毫无这个时代文人的不屑和鄙视。

  “簌歌,这位是李先生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原是姚安知府。因读我长歌文报,与我书信往来。这次特辞官来千岛,意欲留在微山书院讲学。”九龄公带着几分得意介绍道,“李贤弟,这就是师侄杨簌歌,也是我长歌门副门主,主管长歌门一切事务。”

  “晚辈见过先生!”杨簌歌道。

  “见过杨门主!”李贽忙道。

  九龄公留着杨簌歌与他们说了会儿话,杨簌歌便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欣喜这位李先生的到来了。

  这位李先生相较于大明的一般读书人简直是“离经叛道”。他对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都极为痛恨,认为八股文限制了文学和思想的发展。

  熟读圣贤书,却不迷信圣人之言,敢于质疑圣人的“不是”。

  张九龄虽然想要改变程朱理学对读书人和百姓的控制,奈何他们始终不是大明人,对大明的了解有限。可是李贽就不一样了。

  李贽不仅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而且他的学说虽然在时下程朱理学兴盛的情况下别列为异端。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位名士,有一定的号召力。官居知府,却愿意抛却名利场,投身教育,可见此人品性也是极好。

  微山书院能够有这样一位新夫子,与书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情。除去学识思想,最难得这位李先生还能写。长歌文报也就多一个极好的作者,简直是一举两得。

  杨簌歌欣慰于长歌门多了一位名士的同时,李贽也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肯定。

  “世人常说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还说什么‘妇女见短,不堪学道’。我便反驳过人的见识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并不是先天带来的。女子若与男子一般教育,自然就有见识了。只是我如此说,天下人却不信。今日见了杨门主,当时有利论据。杨门主虽是女子,学识文采却足以令许多读书人汗颜了!”李贽感慨道。

  “李先生过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