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落定()
作者:清泉烹茶      更新:2022-11-19 18:34      字数:2922
  东宫位虚,康熙觉得自己已入暮年,让诸臣子举荐太子人选。

  胤祉、胤禛、胤禩都是太子的候选人,呼声最高。

  胤禛彻夜难眠。

  一日,冬风乍起,呼啦啦一阵狂风掠过,院子里的花草被摧残的一片狼藉。年秋月看着院中的那些毁坏的树木,歪在胤禛的怀里叹气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爷,你看院子里的那些花草,凡是长得好的、长得高的都被风刮断了!真可惜啊!”

  胤禛正在抚摸年秋月柔软发丝的手一下子顿住,沉思着没有发出声音。年秋月也不打扰她,只是默默地陪着他。

  片刻后,胤禛起身笑道:“月儿,爷想起一事,去去就来!”

  年秋月拉着胤禛的手笑道:“爷去呗!那里还需要向月儿禀明?”

  胤禛回到书房和戴铎一干人商量推举太子之事。

  戴铎言明:“……四爷图的不是一时的太子之位,而是千秋大业。继承大统的人过于懦弱,不能服众,无法驾驭天下,皇上不会选择这样的继承人。倘若过于贤德,众人归附,呼声过高,又会危及当今皇上的权威,皇上必厌之。从今以后,您不能不得人心,也不能太得人心,一切都在一个度上。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且皇上可能对太子尚有期待,爷还是谨慎为妙,此时最好还以太子马首是瞻,向皇上竭力推举太子最好!”

  皇太子人选中,数胤禩的呼声最高,为了撇清自己,此时的确应该再次保举太子,这样既可以全了康熙的心思,又可以避开胤禩的祸端。

  胤禛思虑再三,决定按照戴铎的计谋去做,按兵不动的同时,保举太子以求自保!

  康熙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

  如此数十日后,康熙以为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康熙淡然道:“朕年事已高,应立太子。众爱卿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立之”。

  结果,众多臣子都保举八阿哥胤禩,说他是难得的贤王,并列举了八贤王的若干贤能的例子,说若将来八贤王继承了皇位,国家定会繁荣昌盛。

  康熙心下堵闷,老八是贤王,那自己的这个做皇帝的是不是要给这位贤王让位呢?

  康熙以仁孝治天下,其实是外儒内法,他并不喜欢一味仁义的皇子,而是喜欢刚毅果断的阿哥。所以,大臣们越是向着胤禩,康熙便越是狠狠打击胤禩。

  “朕还不知道老八有这样的美名呢?沽名钓誉的事情做的这样熟练!老八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相互勾结,谋害太子胤礽。那凌普虽然贪婪巨富,胤礽纵有不查之实。但是也不应算是在他的头上。老八处心积虑,到处妄博虚名,人皆称之贤王。如今,老八的意图败露,实在可恨至极!来人,将胤祀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

  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祯和康熙发生争执,险些动了刀子,最后五皇子抱住了康熙才免去一场血案。

  最终康熙责罚胤祯二十大板方才消气。

  翌日,处罚胤禩的消息传来,竟然革去他的贝勒之位。保举胤禩的阿灵阿、鄂伦岱、揆叙、马奇降级,王鸿绪遭康熙帝严历斥责,因此以原品免职,休致回乡。

  年秋月叹了口气。她知道,康熙之所以发这么大的脾气,事实上,除了康熙不喜欢胤禩的秉性外,最关键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