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招聘人才(2)
作者:
鹅城知县 更新:2022-11-29 08:03 字数:3076
�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东西,如果真要搞这种招聘工作倒是在全省都是一种创举了。
“面向全国进行招聘干部这种事,我们省还没有过,如果要进行招聘的话,市里会不会同意啊?”**提出疑问,虽然他是组织部长,搞这种创新也是他的一种成绩,但他也担心搞这种东西会不会得到上级的支持。
王简回答道:“市委周部长那里我和车书记去说,这也是一种组织干部上的创举,相信周部长不会不同意,我们做这件事不是要哗众取宠,而是真想找到一个能帮我们招商的人才,如果大家手中有这样的人才不妨鼓动他们前来应聘。”
这话倒是说中这些官员的心坎上了,要知道只等着提拔必竟时间周期长,而如果通过招考来获得提拔,倒是一件快捷的事情,如果自己的亲戚有合适的话,让他们来应聘,那就绕过那些复杂的竞争关系,直接提拔到招商局长的位子上。
“王县长,你说的这些有没有职级上的限制,是不是任何人都可报名参加?”高宁想了想问道。
王简道:“职级上没有限制,但学历上和工作经历上有限制,学历最低是本科,要有相关与企业打过交道的工作经验,我的观点是倾向于在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担任过职务的人才。”
顾进国一听笑道:“跨国企业的人才能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工作?”
王简看向他也笑道:“人各有志,说不定就有人愿意到这里来,而且我们也给他们一定的补帖,待遇不一定比跨国企业待遇低。”
顾进国一听惊讶地问道:“王县长,你要给他们多少待遇?”
王简笑道:“一年起码要给他十万元的补贴,如果招商有效果还有奖金。”
大家一听是这样,顿时又炸开了锅,就是他们这些县级干部一年的工资收入也不过就在三四万元上,现在一下子要给一个不过是正科的干部十万元钱,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车世平听完之后也动容地说道:“一年十万的补帖我感觉太高了,必竟我们的财政收入现在还非常薄弱,拿出这么钱的给他们,恐怕不大可行,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奖金嘛,只要他能给我们招来商,就给他钱,多劳多得,不一样吗?”
听了车世平的话,王简说道:“我们这次招人,就是一种应聘,不是说他应聘上就会一直干下去,如果他做出不了成绩,我们可以马上对其进行解雇,也就是说他这种干部是一种聘任制,不是终身制铁饭碗,既然是这样,如果我们不给他们以较高的待遇,恐怕根本无法吸引到真正的人才,如果他能招来商,不要说是十万,就是二十万我们也愿意给,奖金虽然也可以吸引到他们,但人家还会怀疑我们能不能兑现,这样的话他们怎么还愿意来,所以我们多出一点钱,把他们吸引来吃不了亏。”
王简这样一解释,大家觉得有一定道理,既然不是终身制的铁饭碗,那就无所谓了,他们以为招聘来之后,就成了真正的正科级国家干部,那样的话就不公平了。
车世平现在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常委会上基本都是与王简搞在一起的人,多说了也无益,不如顺水推舟按照王简的意思办就行了。
县委常委会通过了这次决议之后,王简就和车世平向周得勇汇报招聘人才的事,周得勇也不敢擅自作主,就向孙世明汇报,孙世明听了之后却感到很意外,他没有想到一个落后的小县会想到这种主意,他以为只有那些发达地区才会想到用这种主意招干部。
孙世明就问和周得勇一起来的王简和车世平:“你们这个想法是好的,关键是能不能起到作用,如果招不来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