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章 人心向背据雄城(2)
作者:低调椰子      更新:2022-12-12 18:51      字数:2801
大派见解难免不深。这些门派扎根一地,以行侠仗义为名,以江湖仲裁自居,以师徒传承为纽带,影响深远比之官宦世家还要强。尤其眼下世道纷乱,谁都乐意与他们结个善缘,危机时寻求保护。这样强大的号召力,远非寻常江湖帮派能够比拟。那殷梨亭出面保护叶家只是一个苗头,若不能快刀斩乱麻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过不了多久只怕合城士绅都要托庇于武当派,到时候这滁州城,还算是我们的么?”

  听到赵禹的讲解,杜遵道才知事态之严重。自古以来,便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不论多强盛的朝代,要统治四野八荒,所谓民心向背最重要是争取地方乡绅士吏的人心。若有这一群人拥戴,自然政通人和事半功倍,但若这群人离心背德,无论多开明善意的政令,下行到地方上都会变了味道。

  若合城士绅都有恃无恐的不遵五行旗政令,纵使一时占了滁州城,也难以扎根于此。濠州红巾军之所以轻而易举攻下滁州城,与滁州士绅不肯支持元廷不无关系。而五行旗若想真正占据滁州,这次与士绅的较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不过,杜遵道还有一个疑惑,便开口问道:“若那叶家不肯就范,难道明日真要屠尽满城士绅?”

  这一次,不待赵禹开口,刘伯温便回答了他:“主公将官印摆于点将台下,正是预防了这一点。杜先生你莫看府衙前门可罗雀,其实那些士绅们对此地情形早已了解通透,眼下斟酌拿捏,不过是自抬身价的手段。他们不肯定自己归附后主公会给他们多大权力,因此才迟迟不肯前来拜见。”

  听到这话,杜遵道摇头叹息道:“我出身贫寒,自小便感受到乡绅鱼肉乡里的害处。他们盘踞一方,根深蒂固,朝廷但凡有什么征捐杂税,落到他们手里操办,总会无端加上一层。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纵能改朝换代换了皇帝,却换不了他们,百姓终究还要过苦日子!”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一时间众人都不知如何作答。他们加入明教,各自心中未尝不是怀着一番热血,不只想驱逐鞑虏,更想一革前朝弊端,创造一个真正能让百姓受惠享福的新天地。可是事到临头,却蓦地发现,他们终究还是绕不开乡绅的阻挠限制。

  良久之后,赵禹才喟然叹道:“历朝历代,但凡雄心之主,无不有用兵四方、开疆拓土的举动,除了扬威异域这虚妄说法,未尝没有革除弊端的念头。人民会繁衍,土地却不会增多,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到最后耕者无其田,世道便要大乱。究竟怎样做才是正理?只怕那至今还未降生的明尊也说不明白!”

  在座皆是信奉明尊的明教徒,赵禹这番话落在他们耳中登时觉得有些刺耳,不过他们都是明教中的有识之士,晓得明教真髓是那永不放弃的新希望和飞蛾扑火的不惧之心,从未将个泥塑胚子的明尊瞧得太重。片刻不适后,便顺着赵禹的话头思忖下去。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景象不止存在乱世,盛世中也屡见不鲜,真应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沉默了片刻,赵禹才开口对刘伯温说道:“待此间事情告一段落,刘先生能否拨冗带我去张中道长在船山那无垢世界看一看?”

  刘伯温叹息一声,点头道:“希望主公不会失望……”

  众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等待,到黎明时,镇守西城门的烈火旗辛然来报说道:“武当派的殷梨亭已经跃出城墙离去了。”

  赵禹精神一振,急忙问道:“他走时可曾留下什么话抑或有什么举动?”

  辛然忿忿道:“此人张狂的很,出城后曾大喊到若我们敢为难叶家,必然不肯罢休!若非总旗使严令不许杀了他,我真想出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