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阳谋反间计(1)(2)
作者:
袖唐 更新:2023-01-10 13:29 字数:3071
各处搜罗来的书籍,其中有两成都是宋初一本人所著的兵书和注解。
“寍丫,去做一锅汤饼来。”宋初一吩咐道。
“喏。”寍丫退了出去。
徐长宁收回眼神,正瞧见宋初一抬眼看他,“徐先生请坐。”
“多谢国尉。”徐长宁连忙敛了神思,施礼之后跽坐下来。
“徐先生不必拘礼。”宋初一言笑浅浅,很是温和的样子。
徐长宁便放松了几分,恢复平日的自矜,笑容得体,“常言惠子学富五车,今日一入国尉的书房,才知人外有人啊!”
庄子曾经言: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这句话其实是在批评惠施,说惠施这个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著的书够装够五车了,但是他说的许多道理舛误杂乱,言辞也有不当之处。庄子的批判向来一针见血,不会因为关系亲近便婉转言辞,但世人皆知他与惠施交情甚深,便以为是朋友之间互相打趣,将此言理解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亦常常取前半段,去夸赞别人的博学。
但宋初一了解,自家师父说一就是一,丁点二的意思也没有。所以对于这样的夸奖,她表现很淡漠,“不敢当。”
马屁没拍出效果来,徐长宁有些讪讪。
“徐先生如何评价自己?”宋初一抄手望着他。
徐长宁微怔,有些摸不准宋初一的意思,斟酌了几息才道,“是非功过,盖棺定论,在下不知如何回答国尉。”
“呵。”宋初一轻笑,盖棺定论这个词可不是谁都用的起,得有人在你盖棺之后能想起你的功过才行。然而让宋初一嗤之以鼻的还不止如此,就徐长宁的回答来看,便知他不是个磊落之人,神情遂冷淡了几分,“谁言品行是非必须得旁人去评论?既然你不愿意坦诚以待,我亦不欲相迫,再谈无益,徐先生且回吧。”
宋初一说如此不留情面的话,也有试探的意思,她想知道此人为求名利究竟能多忍耐。
徐长宁脸色有片刻难堪,身子紧绷,只须臾又松了下来,拱手道,“国尉请恕罪,在下……只是不明白国尉之意,所以略有几分戒备。”
宋初一平静的看着他,忽然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这就对了,我这人,最不喜爱别人在我跟前兜圈子。”
若是兜的有水平点也就罢了,对那些水平不怎么样,还顾左右而言他的人,宋初一厌烦透顶。
徐长宁微微松了口气,随着笑了几声。
“既然你如此说,我也不藏着掖着,我这里要送你一份前程,但我须得了解你之所求。”宋初一道。
徐长宁按压住心中狂喜,也不敢再装模作样,连忙拱手道,“多谢国尉!若能求得前程,长宁肝脑涂地报答国尉!”
此言,义士说出来震撼人心,但策士,尤其是徐长宁这样急于求出路的策士,说出这话的时候,宋初一只是当过耳风了,“肝脑涂地倒是不必,我只是让你帮我办件小事。”
“国尉请讲!”徐长宁正色道。
宋初一往扶手上歪了歪,“我给你的这份前程不在秦国,而在魏国。”
徐长宁心里疑惑,秦国国尉权势再强,能把手伸到魏国去了?谈何给他前程?
“说句不怕得罪徐先生的话。”宋初一唇角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