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谁都可能死(2)
作者:袖唐      更新:2023-01-10 13:32      字数:3111
p;短短一个月,魏国边境烽烟四起。

  汾城魏军惨败,只有中都晋鄙率领的主力军依旧坚不可摧,然则,现如今魏国处处皆有战事,晋鄙需要掌控全局,不能总是困在中都这块地方守城。晋鄙觉得先至的援军大将齐超有勇无谋,做先锋还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在不足以守这样紧要的地方,晋鄙连忙送信回大梁,要求派另外一位将领郇补前来,他又坚守了一段时日。

  直到九月中旬,闵迟率军赶至,晋鄙观察了数日,见他精于兵事,便将中都托付给他,自己退居中军指挥全局。

  秦赵之师,如同虎狼,韩国跟在边上捡肉吃,魏国一夕之间临三敌,已经是岌岌可危,但是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大梁又出事了!

  魏国乱作一团,魏赫为了战事焦头烂额,他将公子嗣原封地上守军掉离之后,就潜意识里觉得没有威胁了,疏于防范,圈禁的守卫一松,便给了公子嗣和旧部联系的机会。

  公子嗣脱出牢笼,利用早年在宫内安插的人做内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潜入宫内。

  射杀魏赫!

  一夕之间,魏国又换了一位君王!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无论尊贵还是卑微,谁也不比谁命硬,谁都可能一朝毙命。

  驻扎在汾水河畔的宋初一阅罢密信,不由一叹,询问道,“公子嗣上位之后有何动作?”

  谷寒道,“为自己翻案。说是当初魏惠王透露出想要另立他为太子的意思,导致魏赫急于上位,所以与内臣勾结谋害先王嫁祸手足,且他做了这些日的君主,不能平息战乱,不会任贤用能等等,诸如此类列举了许多。”

  “还听闻公子嗣在兄长下葬之时泪流满面,说了好一番手足真情之言。公子嗣对待太子旧部分外宽容,没有打杀一个,允许自行去留。留下的人几乎官在原职,并未遭到罢免,但反对他的人,不问身份背景一律格杀。”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是公子嗣秉性最真实的写照,倘若魏赫的人对他稍微了解一些,便不会愚蠢的留下来,因为他现在不杀是因为时机不对,以后就未必了。

  当日,宋初一接到司马错传来的军令,命她率军赶回平周,与他一起迅速攻占中都,占据有利防守地势。如此他们便可以有组织的帮愿意入秦的魏人转移。

  宋初一思量了一下眼下的形势,觉得虽然首次交锋魏军败北,但他们驻扎在附近始终是个隐患,于是仔细谋划,秘密传信给赵倚楼,当夜联手对汾城附近的魏军进行一次奇袭。

  这一战出其不意,宋初一所领的新军做正面攻袭,赵倚楼带人悄然潜到敌军背后,前后夹击打的魏军几乎溃散,残余人马开始退散。

  朝阳被鲜血染的比往日更红几分,汾水边秋风萧瑟,喊杀声已经嘶哑。

  宋初一在远远看见马背上的赵倚楼一袭玄色铠甲上被血浸染的隐隐发红,巨苍在手中化作寒光,所至之处血花四溅,煞气逼人。他俊容上髭须已长,沾了血污,在熹微晨光里别样的摄人心魄!

  他更瘦了,却更加沉稳。

  赵倚楼似乎感应到宋初一的目光,立即朝她所在的方向看过来,尚未瞧见所念之人,耳朵敏锐捕捉到身后有刀剑袭来,他在马上一个旋身,削断两名魏卒手臂。

  这时魏军已经大部分脱离战场,除了跑在最前面的那一批人马成了队形,后面的人早已四下逃窜,连大纛旗都已经扔在地上,正是一个清理败军兵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