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七章 施家事-海防事(2)
作者:古龙岗      更新:2023-01-12 12:16      字数:5148
��争辩,康熙也不再理两人,而是把脸转向了自己的大儿子:“胤褆此回所言倒是十分有理,颇有‘居安思危’之意,十分难得!来啊,拿朕‘西征’时的佩刀来!”

  ……

  胤褆如愿以偿的享受到了众人那甚感诧异与惊羡的目光,他居然得了康熙的皇帝佩刀,而且还是康熙亲征葛尔丹时所佩带的那把战刀!这可是够惹人妒忌的了,最起码,那位太子殿下的眼睛就红的发亮。不过,胤褆却依然有些后悔。因为他觉得,这回如果把握的更好一点儿的话,所说的内容再好一些,再容易让人接受一些,说不定他的爵位会从直贝勒晋为直郡王也不一定。

  ……

  胤褆在完成君前奏对,并恭领了康熙的佩刀之后,被康熙准许先回府洗浴一番,待会儿再进宫与诸臣一起接受赐宴。不过,虽然他走了,上书房里的诸人却仍然在讨论其它的问题。——康熙已经定调:不能老是惯着俄罗斯,所以,俄罗斯借将之事是不可能了。

  “施爱卿,你那个儿子施世纶表现不错。此次在安徽,他的所作所为堪称清廉能吏,帮朕清理了一大帮国之蠹虫,大得百姓之心,当地人皆称其为‘施青天’。朕许他这安徽按察使之位,升职虽嫌稍快,却也不算过分,你也不用这么着急上火的跑到北京来叫停吧?”胤褆退出后,康熙先对施琅说道。

  “皇上,犬子年少,如今才不过三十岁。以此等年纪而为一省之尊,虽说出于皇上厚爱,可他却才为官不到一年,臣实实担心他会有负皇恩,所以才……”施琅朝康熙抱着拳,一脸的不愿意。

  “是啊,皇阿玛,儿臣也以为施世纶年纪过青,为官尚不到一年,处事不多,遽然为一省臬台,确恐难挡大任!”太子胤礽也在旁为施琅说起了话。

  “话怎么能这么说?有道是‘读得圣贤书,卖于帝王家’,处事不多没经验,难道就不能当官了?张廷玉进上书房之前不也只是个南书房行走?还不是照样干得好好的?他当时的官职岂不是比施世纶还低?而且,朕看施世纶也不是莽撞之人,处事也很精细嘛!……施爱卿,你大可放心,朕既然把一省之担交于你儿子肩上,自也会为他担待!”康熙脸上微笑,心里却已经快要开骂了:施世纶处事不多?这小子要是处事不多会一下子把朝廷派到安徽的官员,从巡抚到知县一下子拔下十几个?而且个个罪证确凿!安徽几大巨头,布政使、按察使,除了学政,一溜连跑都跑不了,连巡抚也不得不引咎而退,如此精细的手脚,也叫处事不多?要不是朝廷现在人手紧张,安徽那边也是民声鼎沸,朝中能压得住场面的的官员不多,而且施世纶那小子现在安徽民望甚高,朕会派他一个才作了不到一年官的小子去当按察使?那可是主管一省刑务的大员。施琅你个老小子,得了便宜还跑到京城来卖乖,成心是想再到朕这里替你儿子讨个护身符啊,你!

  这边康熙在心里暗骂施琅老奸俱猾,那边,他的儿子,太子胤礽的也正在暗地里大骂不已。施世纶这一回可是把安徽闹得鸡犬不宁。当了观察使,先参掉了一个凤阳知府,故意打草惊蛇,然后,就当没事人儿一样,整天跑到省府瞎逛悠,害得下面的官员憋了一阵儿之后,看到没啥动静,以为他只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为了赚回先前的损失,贪渎的更狠了。可是,这些笨蛋一动手,就被早就等在那里的施世纶给抓了个正着。然后,由这些笨蛋入手,施世纶顺藤摸瓜,把安徽布政使和按察使两大巨头给揪了出来。这么着一来,他施世纶自己弄了个“万民伞”打了起来,成了安徽老百姓口中的“施青天”,可那被拉下去的安徽两巨头里,那个布政使可都是他太子爷的门人,就连那个引咎而退的巡抚也是。这口气,他堂堂的一国太子怎么能咽的下去?

  “皇上您这么说,臣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