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准备(3)
作者:古龙岗      更新:2023-01-12 12:21      字数:4953
��有西藏,对拥有数万骑兵地阿拉布坦来说,占了这里,就是进退两便,占据了主动,而清廷就不得不加大用兵的范围了,而且,如果不是家大业大,兵力足够,恐怕还要受到更大的威胁。可是,三路大军齐出就已经需要至少十几万人马了,再加上攻打青海,至少也要动用二十万,再加上运送后勤辎重地,数目只会更加庞大。朝廷现在的财政情况虽然已经有所好转,可是,文武百官恐怕不会愿意如此花销。尤其是青海地广人稀,粮食运输尤其困难,大军所需,未必能得到及时供应。而粮草不足所代表的,极有可能就会是一场大败!康熙自然不会允许这场大败出现,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也不会允许!所以,事情变得难上加难。面对这种情况,于中便向他提出了“闪击战”的方案。

  没有别的!整个方案都只需要一个字:快!快到让敌人根本就反应不过来!就算反应过来也无法做出防御!……这个方案,不需要二十万兵马,甚至连十万都用不了,主战的部队,都是骑兵。多路突进,快速合击,如果顺利的话,整场大战,计划是在两个月内完结,而从大战开始再到攻克伊犁,恐怕还用不了一个月。不过,这里面依然还是那个问题……粮草。

  骑兵就算再快,也不可能在攻破青海敦多的防线之后就快速推进到伊犁,他们在途中必需进行补给。水,没关系!从青海往下一直到伊犁,每一个可以供骑军补充淡水的地方都探得十分清楚。关键就是粮食!骑兵可以一次性带上十天左右地干粮,可是,如果中间没有粮食,他们就难以继续前进。尤其是青海一直游离于清廷的统治之外,不能像别的地方那样大开杀戒进行抢掠,那样的话,于朝廷所定下的将青海收于囊中的计划相违背,而且,还有可能会使得当地的蒙古人和藏人群起反抗,大大不利于整个战局。所以,只有预先准备。

  于中在方案中提议找那些在青海和准葛尔一带做生意的商人暗中运送。结果,这一条建议被有资格知晓这件事的将领们给批驳地不轻。可是。除此之外,大家还真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于中这条“闪击战”地方案又时时诱动着将领们的心。不用大军,一击毙命,快速结束战事……这确实是目前对付阿拉布坦一伙的最好也是最省事的一个方法。看似行险,可只要解决了粮食补给的问题,安全性其实是很高的。于是,他和萨布素通过气之后,终于同意了于中的这条貌似不可能的计划。并上报给了康熙。康熙又通过密信与他们进行了几番商讨,终于同意了他们地决定。之后,他们又将此事通知了于中。然后,就是于中通过安排,诱使在青海陕甘一带商人中最有实力的王家兄弟开始囤积粮草,接着,他就找上了门。

  他根本不怕王家兄弟不答应。

  善自囤积粮草,这就有泄露军机之嫌,就算王家曾经得到过康熙的嘉许,也难逃这一罪责的重惩。而且。他一上来就略略透露了一些对准葛尔的用兵计划。王家兄弟如果不合作的话,他就有权先把这两人抓起来。到时,等待王家兄弟的。恐怕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而以生意人的精明,王家兄弟又岂会想不到这些?所以,必然会答允下来。于中曾经透露,王家兄弟每年到青海的骆驼马匹,少说也能运送数百万斤地货物。这就够了!补充一只万余人地骑兵所需不到一个月的粮食,还能有多少?何况这些骑兵在行动之前还要自带一些!所以,要提前运送的粮草只需要够骑兵们冲到伊犁地就够了!……他也不怕王家人会把这件事露给别人知道。王家的祖宗八代都是山西,一大家子,几百号人,如果泄露出去。难道他们想断子绝孙?而且,此事一旦成功,以康熙的大度,肯定会赐给王家兄弟官职,说不定还会再给他们几笔朝廷的大生意,使得王家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其实就像于中话里说的那样,就算王家兄弟感到很为难,可在考虑一番之后,哪怕就是倾家荡产。这两人也会帮着把这件事做成!因为做成这件事的报酬,注定是丰厚异常,就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