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上)[战狮头](2)
作者:唐小豪01      更新:2023-01-17 21:19      字数:3313
疯癫癫,见了女人就如失了魂一样,此时他这样一栏,突然间心头就涌起了阵阵厌恶的感觉,抬掌就准备将莫钦给推下去,谁知莫钦提前身子一翻转,跃到离葬青衣三米外的栏杆处,坐定后笑嘻嘻地看着她道:“小姐,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再说,你就真的信不过你的伙伴能干掉下面那个家伙吗?那只是虚张声势而已,用的也不是什么孟婆之手,分明就是鹰爪拳!你也算是行家,先前应该看清楚了吧?”

  莫钦的话让葬青衣稍微平静了下来,在寻找烙阴酒的时候她亲眼见过孟婆之手是什么东西,又具备什么样的诡异功效,而自己从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习练功夫,当然只看一眼就知道那狮头用的是形意拳中的鹰爪拳。

  形意拳也叫心意拳,心意**,**拳。关于得名的由来已经无法考证,只是都知这套拳法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外形和内意高度统一,同时拳术形思意,取法为拳,表现了很多动物的特长,如虎的勇猛,猴的灵敏等等。形意拳中又分为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为基本拳法。这里五行拳中的五行非彼五行,而是用劈、崩、钻、炮、横五种打法的意思。十二形拳之中乃是以龙、虎、猴、马、鸡、燕、蛇、鼍(扬子鳄)、骀(马)、鹰、熊十二种动物为基本创造出的拳法。(也有十三形拳的说法,多狗拳,但不被学武之人接纳,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传出。)

  鹰爪拳虽说属形意拳中一种,但也有说起源于明朝,因在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记载有“鹰爪王之拿”,因说是鹰爪王所传之拳,但鹰爪王是谁,书中并未写明,另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清朝中期河北雄县刘仕俊所创,其后世又将岳世连拳、翻子拳部分动作与鹰爪拳融合自成一体,又称为鹰爪翻子门或者鹰爪翻拳。此门派之传人陈子正曾在霍元甲所主办的上海精武会中传授过此套拳法,以示在精武运动之中,抛弃曾有的那种门派之别,只有拜师才能学拳的观念。

  “这套拳法的特点为姿势雄健,手眼犀利,身步灵活,发力刚爆!可惜的是传到后世,没有几个学艺很精的人,这个狮头用的倒是纯正的鹰爪拳,没有那么多花俏的招式,很实用,保有从前鹰爪拳的犀利!”莫钦晃荡着自己的两条大腿,带着笑容在那说着。

  葬青衣当然知道鹰爪拳的由来,因其祖上包利辛的羌人同伴洪振华便是习得一手好的形意拳,因为他本是擅长于弓箭之类的远距离攻击武器,所以在近身战之中担心吃亏,便拜了一位拳师学了形意拳,可惜那位拳师学艺不精,并未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所在,所以洪振华的形意拳也仅仅只是有形而无意,使得后来包氏夫妇传葬青衣形意拳的时候也仅仅只是教了一些皮毛。即便如此,但葬青衣在武学之中有着很强的天赋,只需要看上几眼便知道那狮头所使的鹰爪拳并不是如自己那样的摆设,更判断出此人平时肯定勤加练习,才有这种威力。

  再说下方被狮头制住的胡顺唐,突然抬手握住狮头抓住自己脸庞的那只手的手腕,狮头一惊,右手一抖从袖筒中取了金刚杵就向胡顺唐的面部刺去。胡顺唐单臂抬起,气沉丹田,顺势一拨就撩开了狮头那只握着金刚杵的手,随即再丹田内转,身子向前一倾,双手一收一放,就将那狮头从跟前击开,用的正是詹天涯教会他的太极拳中的缠丝回力手。

  詹天涯本学的是杨氏太极,但那缠丝劲练法却是纯正的陈式太极拳中的特点,讲究的是:显刚隐柔,落点使刚,刚而紧,转换用柔,柔而弛,动作螺旋,忽隐忽现,蓄发并用,快慢相间,粘走相应,吞吐自然。

  陈式太极拳中丹田之气的转换分为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而杨氏太极只是单纯以气沉丹田为基础,分为高中低三种架势。在蜂巢内,胡顺唐与詹天涯平日内练习时,便发现杨氏太极重的是养身,而陈氏太极注重的是实战,两者各有特点,于是自己私下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