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医官()
作者:寒风拂剑      更新:2023-01-18 03:37      字数:3268
  有人欢喜有人忧,至于那些未能通过考试被录用的士子,虽然十分失望,可是李霖还是派人给他们每个人都发放了一些赏钱,令他们返回家乡继续攻读,准予他们进入到各地县学或者州学之中继续读书,并且给他们三次考试的机会,只要接下来三年之中,他们能通过努力,最终考中的话,还是有机会被录用为官的。

  对于这些被录用的士子,李霖马上就给他们安排了差事,按照他们的考试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进行安排。

  所有人都并不马上给予有品阶的官职,所有人都从吏员做起,考试成绩甲等的几个人,全部安排为典史,成绩二等的则授给司吏的差遣,成绩三等的则给予令吏的差事。

  这么做的原因是李霖认为,刚刚出仕的这些人,并无多少实际的为官经验,如果就这么急急忙忙的授给他们官职的话,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他们虽然在学识方面,有些人可以当官,但是也必须要先在底层做起,熟悉最基本的事务之后,再行拔擢不迟。

  另外李霖装作随便,从一二等士子之中,将那几个拥有黄色本命之气的士子挑选了出来,另外还把几个纯红气运的士子也选出,留在了郡守府的秘书阁行走,虽然同样只是吏员,但是这些人却可以被他放在身边进行培养,积累一些经验和名望之后,便可外放下去为官。

  这些人今后的前途,比那些直接放下去为吏的士子,很明显要前途广阔很多,让这些人又惊喜了一番。

  寒门士子们对于李霖的这种安排,都并无不满之处,虽然只是吏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等于是踏入了仕途,可是对于那些豪门子弟来说,对于获得这样的差遣,却多少有些不太高兴,觉得李霖有些太过小气,居然没有直接授给他们官身,而是只给了他们吏员的差遣。

  但是看看那些寒门士子,也都全部是从吏员做起,这些豪门子弟也没有办法,只能接下了差事,被派往了他们当差的地方。

  而且李霖任用官吏,采用的是异地用人的办法,不许这些士子在家乡出任官职,这样以防他们在本地借助家族势力坐大,另外也防止他们借用手中职权,照顾他们的家族,今后这也形成了正式的制度,被贯彻了下去。

  永和四年之中,李霖除了忙于整顿山阳郡内部的军务和民务之外,大力兴办工商业,开设市舶司、码头之外,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成立了一个医署,专司培养医官,从郡内招收普通百姓的聪慧手巧的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子弟入医署就学,着令医官李晨冰为医署的医丞,官序七品,主持医署的事务。

  这个医署最基础的事务,便是为李霖培养大量的医官,而且以创伤外科为主,为军队培养随军医官,尽快让他们掌握救治外伤的技能手段。

  另外医署下设成药局,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制药作坊,主要生产各种成药,比如用于辟瘟、解毒、解暑的行军散,专用于创伤的金疮药,专治烧伤烫伤的烫伤膏等等可以方便直接使用的成药,供给军中使用的同时,也可以在民间发卖,供应民间使用。

  这也是这个位面上,这个时代建立起来的第一个专门培养医生的学府,虽然称之为医署,可是却主要是培养军医,另外也算是第一所大型的制药厂。

  李晨冰得令之后,欣然受命,立即就走马上任,并且从周围招录了一批名医,到医署之中充当医官,这些经过李晨冰招录来的名医,李霖全部都直接授予了他们正九品的官身,可以按时领取正九品的官员俸禄,另外还专门给他们一份特殊补贴,使得他们的实际俸禄收入水平,远超过以前他们在民间当郎中时候的收入,让他们得以安心在医署之中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