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金面人(2)
作者:
寒风拂剑 更新:2023-01-18 03:38 字数:3093
��功劳。
仅仅是豫州之地,在十几年前,就有民七百余万,乃是大陈最为富庶,人口最为稠密之地,但是在豫王治下这十几年来,大量民众被逼的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如今豫州之地的人口早已凋敝不堪,七百万民众,现如今十不存五,其余的要么被勒逼而死,要么被强征入军死于沙场,更有不知道多少百姓无法求活,揭竿而起,又倒在了豫王的屠刀之下。
剩下的则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它处,单单是逃往江南的豫州百姓,恐怕就要以百万计,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在关注江南李霖的动态,自然也清楚李霖是如何对待百姓的。
虽然李霖这些年来也没少杀人,但是多是在两军阵前杀敌,另外多杀的是一些地方不肯顺服于他的豪门望族,但是对待普通百姓,却仁义有加,在他经营的地盘上,最早控制的吴地,这些年来大力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令吴地百姓鱼米丰足。
而且李霖大批接收南逃的难民,并且妥善安置,令吴地人口短短十年不到,就翻了一番还多。
荆州之地平定之后,李霖更是极力安抚百姓,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就恢复了荆州的平静,百姓回归到了安居乐业之中。
李霖攻取了蜀地之后,并未在蜀地之中横征暴敛,相反还轻徭薄税,驱逐蛮族,进讨匪盗,令蜀地更加富庶。
如此相比之下,这天下要是让李霖一统的话,确确实实要比豫王或者是卢王他们那些大陈的封王,要强上百倍。
想到这里之后,孟常哀叹了一声,虽然投效李霖,确确实实对于他的忠义之名可能有损,但是却也真真的有利于天下百姓,他出身寒门,自然了解百姓疾苦,也不愿看着天下百姓,落在豫王这样残暴之人的手中。
更何况他手下还有近万跟随他多年的弟兄,这些人也需要他活着,现如今他只求落得一个忠义之名,就置他们生死于不顾,也确确实实说不过去。
于是孟常哀叹了一声,低头道:“既然唐王殿下不弃,愿收留罪将,那么罪将孟常,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霖听罢之后,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起身快步走了下来,亲自上前将绑缚着孟常的绳索解开,笑道:“此世间早已没有孟常之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留下的只有一个孤王座下的大将孟毅!孤王赐你金面具一副,豫王不灭,准你面见孤王不脱此金面具!”
孟常听罢之后,当然明白李霖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保全他的忠义之名,于是便立即磕头谢恩:“罪臣谢殿下赐名!殿下如此善待罪臣,罪臣即便是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报答殿下的恩典!……”
申州一破,大将孟常兵败身死的消息便立即传到了洛阳城,刚刚裹挟着傻皇帝撤回洛阳城的豫王许耽,听罢之后面沉如水,但是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经过核实之后,有人确认孟常已经在申州与城同殉,人头都挂在了城门之上,经过辨认确实乃是孟常无疑,豫王这才微微叹息了一声,下谕撤去了对孟常在洛阳城府邸的监视,只是口头上下谕,嘉勉了孟常家人一番,却没有给任何实质性的恩赏。
而孟常的家人在得知消息之后,一个个嚎啕大哭,在府中为孟常披麻戴孝,并且请准豫王在洛阳城外,择地为孟常建起了一座衣冠冢。
而曾经显赫的孟家,在孟常死后,也迅速的便被人遗忘,以前府门外热闹的景象,迅速的变成了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情景,就算是一些以前和孟常关系不错的文官武将,也都自动的疏离了孟家,再也不登门拜访,甚至孟家在为孟常建衣冠冢发丧的时候,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