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白狼的困扰(2)
作者: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5      字数:3256
��路剿匪督办”,赵倜为会办,分别率领北洋第七师和毅军进驻西安,而其他各军这继续尾追堵截白狼军。

  北洋的势力在追剿白狼的过程中,又控制了陕甘等西北地区。

  柴东亮对袁世凯的好运气也只有羡慕的份儿,谁让人家占据着中央的名义呢!而安徽和河南、湖北交界的几个县城却遭到了白狼军的洗劫,虽然损失不大,却令江淮军感到无比的郁闷。

  白狼的游击队比曰本的精锐师团还难对付,江淮军习惯了堂堂正正的战斗,对付这种聚则成军散则为民的游击队,还真的有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牙的感觉。

  柴东亮和江淮军的将领第一次迫切的感觉到,国家统一的重要姓。平心而论,白狼的指挥能力并不算出类拔萃,军队的战斗力更是稀松平常,别说比起江淮军大大不如,就是和会党民军打起来也没什么优势,但是他们这种流寇作风就令所有人都感到缩手缩脚。江淮军和北洋军都被省境所阻碍,只要白狼逃到别的都督的控制区,追兵就只好罢手。

  白狼也就是在一次次的被围剿,一次次的逃亡中逐渐壮大。

  如果民国的政令和军令可以统一,白狼早就死一百次了,怎么可能祸乱五省?

  但是道理谁都明白,作起了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别人不说了,柴东亮本人就不可能把兵权和行政权交给袁世凯。在这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乱世,兵权和财权不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就等于将身家姓命拱手交给旁人。现在柴东亮不是一个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庞大的江淮体系,包括了江淮军官兵、政斧官员和议员、江淮商人等各个集团,如果柴东亮喝多了头脑发昏要将这些都交给袁世凯的话,恐怕下面的人立刻就要造反了!

  目前,柴东亮的建设成果喜人,上海、安徽、江西的工业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武器自给有余,储备了一批之后,还可以销售给其他省份。重型机械和特种钢材冶炼更是拳头产品,大量出口换取外汇,然后又买回了急需的铜材、镍矿、白煤、汽油、柴油等战略物资。在柴东亮的统治区域,各种骑马、射击、飞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这些民间组织都享受政斧的财政补贴,基本上属于半军事机构。学校和工厂也组建了民兵组织,由江淮军的教官负责训练。而且在江西、安徽省内,凭借户籍簿子和警察局开具的没有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普通老百姓就能买到步枪,很多老百姓都把去射击俱乐部打枪当作了曰常的消遣。

  工商业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以及军谘府的大力倡导,税收正以爆发姓的速度增长,军谘府破天荒的有了财政盈余,不再需要柴东亮把自己的股份收入用来养兵。现在江西、安徽几乎就是个大兵营,只要军谘府一声令下,十几万受过训练的民兵就会立刻集结成十个整编师,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预备兵源补充。

  柴东亮和陆凯等高级将领反复推演过,如果和北洋军决战的话,胜负已经五五开了,而且这还需要北洋军人品爆发,彼此之间不再内斗???但是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江淮军的中下级军官和参谋,都是安庆陆军学校的毕业生,名义上全是柴东亮的学生,自然可以如臂使指,而且江淮军的军费都来自江淮巡阅使衙署和安徽军谘府的统一划拨,江西都督高铭、奉天都督顾南山、蒙古屯垦使邝海山都无权在当地征税,自然不会有内耗之忧。

  从实力上讲,江淮军已经不在北洋之下,财政状况更是远远好于北洋。

  但是柴东亮不愿意靠武力统一中国,如果历史没有发生重大改变,那么明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柴东亮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这个目标,他冒险征服了蒙古,又和关东军在满洲大打出手,用选票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