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加速发展(下)(2)
作者: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5      字数:6236
、香港、新加坡主要都是由汉族组成,亚洲的其他文化几乎都无法和现代文明完美的楔合。儒家文化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它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极具包容姓,这是亚洲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

  适合一个大国的主体文化,必须具有包容姓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就有这种特点,释道儒三教在千百年来在中国都能和睦相处,甚至三教合一,彼此水乳交融,这在其他文化圈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包容姓正是中国在多元文化互相交流的未来世界,能够强大的最坚实的基础,在辽阔的边疆地区,如果对中国文化不认同的少数民族占了多数,对国家的安全势必构成重大的威胁。柴东亮对这一点,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希望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关外的满蒙两个民族融合进来,成为华夏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有一天,江淮军占领了曰本,那么将大和民族也统统归化进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将一个人口达到六千万的民族统统杀光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将他们融合进其他的民族倒是很有可能的。曰本女人虽然大部分个子不高,而且天生的萝卜腿,但是中国几千万娶不起媳妇的光棍,应该不会那么挑剔的!

  其实在另外一个时空,曰本人在满洲搞的皇民化,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但是曰本人的数量和中国人不成正比,几十万曰本开拓团放在拥有三千万人口的满洲,是在是少的可怜,而且曰本那种岛国人天姓中的偏执、狭隘,实在不适合作为主体民族同化别的民族。

  任何一个试图强大的国家,都会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国门,只是有的国家经济军事文化都能达到那种高度,所以就越来越强大,而有的国家有心无力罢了。输出文化不仅仅是比拼武力和经济,更多的是国家的长远战略以及国民素质。

  像苍井空老师、武藤兰阿姨、小泽玛利亚姐姐???这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人民艺术家,柴东亮同志是很欢迎她们归化的,相信很多中国男人都会有同样的看法,起码可以为中国源远流长的青楼文化增添一抹亮色。盛唐风情中,从来就不缺乏龟兹的琵琶和胡女的舞蹈。

  融合的手段,首先就是经济利益,愿意融合和归化的外族,享受主体民族的优待,不愿意的则被边缘化,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处于劣势???人天生就是趋利的动物,经济手段往往比屠刀更有效果!

  邝海山在蒙古累的要死,顾麻子在奉天城也没闲着,除了按照江西、安徽的经验大搞土改之外,也在搞民族融合的事情。满人入关几百年,几乎没有人会说满语、写满文了,不论是穿戴还是做派,和汉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吃喝玩乐这些方面,比汉人还要精通。辛亥革命之后,很多满人害怕受到汉人的报复,纷纷改了汉姓,他们无论从模样还是语言上早已和汉人一模一样。顾麻子在奉天省融合满族的事情,做的无比顺利,比邝海山在蒙古容易的多。

  除了经济和政治之外,顾麻子的精力主要就放在兵工厂的建设上。奉天兵工厂和芜湖、上海的两家兵工厂截然不同,它除了少量生产汉风i型步枪等江淮军的标准武器之外,主要生产的还是按照俄国的标准生产绰号“水连珠”的莫辛纳甘步枪和俄式双轮马克沁,当然这种马克沁和江淮军的还是有所区别,没有增加对空射击的高射装置以及平扫射装置、练习弹枪口罩,击发、保险、三脚架都没有按照江淮军标准制造,奉天兵工厂生产的是没有经过改良的老型号。

  这是柴东亮特意安排的,为了明年即将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准备的,这些水连珠步枪和老式的双轮马克沁都是准备卖给俄国人的,采用的和俄军同样的制式和标准,质量当然要有保证,但是一些新技术就没必要用在这里了。

  柴东亮必须保证,江淮军的武器要比卖给各省军阀和外国人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