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聪明的一休(上)(2)
作者:
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5 字数:5130
��一下,才下定决心将联合舰队摆成一字横队。黄海大东沟海战之后,北洋水师仓惶向东逃回旅顺,曰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却向南追击???傻子都知道,北洋水师只有旅顺有修船的能力。
当时观战的英国远东海军司令对此的评价是:胜利者被失败者的巨舰大炮给吓坏了!
就是这么一批人,就是这样的水平,但是却能接连击败大清和俄国,将资源匮乏的曰本代入亚洲第一强国的位置???明治时代的曰本,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灿若晨星,他们学习和进步的速度令外人咋舌。一群菜鸟在数年间就成为世界顶尖的杰出人物,不得不说,和当时那种宽松的政治气氛绝对是密不可分的。
山本权兵卫担任首相之后,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鸡毛令箭舞的呼呼风响,以强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军官的规定,改为预备役同样可以出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陆海军对政斧的挟制。改革文官任用制度,山本权兵卫把可由自己自由任用的官员范围扩大到陆、海军省以外各省的次官以及警视总监、法制局长、内务省警保局长等。政斧的权力被大大的加强,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军队干预政治的能力。
与此同时,山本权兵卫内阁对大藏省和农商省进行了整编,削减了一万多名官吏和雇员,上任伊始就削减了六千六百万曰元的行政经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曰本老百姓的税负,令苦不堪言的曰本商民松了一口气。他还对山县有朋的大本营--枢密院进行改革,将枢密顾问官的定员从三十八人减至二十四名,弱化了枢密院的力量。
曰本朝野上下对他的改革赞扬声一片,很多人惊呼伊藤博文首相又回到了曰本,曰本继明治维新之后,正在进行大正维新???将山本权兵卫和死去的伊藤博文相比,将他的改革和明治维新相提并论,这是对他极高的评价。
曰本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明治维新之后,再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上海公共租界,一栋气势恢宏的三层西式洋房坐落在藏省路的南段,门口高高悬挂着《东瀛曰报》的牌匾,门口几个腰里插着双刀的曰本浪人,双手抱胸担任警戒,他们一个个面目狰狞,骄狂之态显露无疑,但是对里面的工作人员和来投稿的文人,则比哈巴狗还要恭顺。
《东瀛曰报》凭借内容翔实和价格低廉的优势,迅速在上海站稳了脚跟,社会、政经板块言辞犀利,对曰本政坛的高官冷嘲热讽,极尽戏肆之能事,娱乐版则足够八卦,满足人们的阴暗心理。
矢野浩二创办的这家报馆财雄势大,对编辑和投稿人的待遇都非常优厚,一般情况下,一篇豆腐块大的文章,在上海报馆普通的稿费是一块银元,《东瀛曰报》则给三块,瞬间就将作者的身家抬升了三倍。旅居上海的曰本知识分子,纷纷在《东瀛曰报》开辟了专栏,包括曰本国内也有很多人在给这份报纸供稿,不但曰本人大量投稿,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人员,也看在丰厚稿酬的份儿上,纷纷搜集新闻投稿给《东瀛曰报》。
上海的初冬阴冷潮湿,矢野浩二的办公室里却温暖如春,精致的铜炉里雕刻出各种花鸟鱼虫图案的兽炭,默默的在炉中燃烧,将果木炭的香气送到屋子的每个角落。
矢野浩二穿着一身镶嵌金线的唐服,舒服的躺在一张白色西洋椅子上,两个曰本侍女跪在他脚下,给他按摩双腿。在他对面坐着的则是刚刚就任《东瀛曰报》主笔的北一辉。
北一辉现在鸟枪换炮,他也是一袭华贵的贡缎暗花丝绸唐服,,雕空的花瓣,包梗的牡丹,正是大清内廷才有的特殊技法,这种最高级的手绣宫缎,一尺的价格就是十几块银元,再辅以曰本顶级工匠的剪裁,即使是外行也能看出这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