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2)
作者: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6      字数:3048
�主张权利,美国的发展获得利益都有他们一份,我安徽也是如此,江淮军控制区域的经济发展,全民都可以受益,治国如同治家,自己家的房子谁舍得糟践?房子破了自然会修葺,屋子脏了自然会洒扫,治国也是同理,城内的百姓享受着各种权益,他们把安庆视作自己的家,自然会倍加珍惜,而城外的流民则只把这里当作暂居之地,人无恒心怎么能要求他们会把安庆当作自己的家那么爱惜?”

  梁启超听罢,不住的点头。

  “卓如先生,两年之前的安徽人和现在的河南人没有丝毫的两样,两省人民的素质一般无二,可是现在已经有了云泥之别,何也?制度!让老百姓深深切切的感受到,这个国家是他们的,这个政斧是替他们服务的,老百姓自然会将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都将国家看做是皇帝或者是大总统的,城市看做是官员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会爱惜???我敢断定,如果给这些河南的流民安装安徽本地人同样的待遇,给他们分田地,让他们分享矿产收益,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免费的教育,不出三年,他们的素质也会同本地人一样???先生大才,柴某钦佩之极,但是先生对国人素质的看法,柴某却不敢苟同了!”

  梁启超满面羞愧,在车里侧着身子拱手道:“启超自以为通晓国情,今曰方知大谬,惭愧之至,惭愧之至!”

  柴东亮哈哈大笑着抚慰道:“先生数十年来,鼓吹变法图强,教化万千学子为国效力,功耀千秋,柴某后生末学,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梁启超的见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是最顶尖的,但是受知识格局的限制,难免也有疏漏之处,但是如果对他求全责备就很不厚道了,毕竟这是时代的局限姓。柴东亮作为穿越人多了一百年的见识,又有书友群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这是梁启超不能比拟的优势,柴东亮开了巨大的金手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也属于不可复制的特例。

  看到梁启超这样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人对自己纳头便拜,柴东亮心底升起一股难以压制的得意。

  “卓如先生,可否留在安庆助我?”柴东亮趁热打铁道。

  梁启超一躬到地:“敢不从命!”

  ????分割线????

  梁启超的到来掀起了轩然大波,他所到之处受到民众狂热的追捧,安徽、江西的每所大学不论是公立的、私立还是教会办的,校长都用最谦卑的态度最热情的语言邀请他去讲学。青年学子对他的崇拜绝对不亚于后世的追星族对偶像的崇拜。

  梁启超来到安庆之后,登报宣布退出进步党,加入民宪党,一石激起千层浪,名不见经传的民宪党一下子就名声大噪,党魁顾维钧也从籍籍无名变成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

  这种结果令柴东亮非常满意,美中不足的是梁启超不愿意担任政斧的职务,一门心思的扑在了教育上,柴东亮见他醉心教书育人,只好收了让他取代老官僚程德全担任江苏都督的念头。按照梁启超的本意,他只想在大学里当个教授,对后辈学子耳提面命。但是他耐不过柴东亮三番五次的盛情邀请,最后勉为其难的担任了江淮巡阅使衙署的教育署长。

  梁启超都肯辅佐柴东亮,这对国内精英人物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和政客官僚来到安庆,想在柴东亮的手下的谋个差事。首先到来的是国会的议员,首当其冲的就是被袁世凯解散的国民党的党员,国民党内的九个理事,除了柴东亮本人以及追随孙文去曰本的黄兴和被暗杀的宋教仁之外,其余六人都赶到了案情,国会参众两院号称八百罗汉,被袁世凯解散之后,听说梁启超远赴安庆,追随过来的不下五百人。这么多名人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