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萨尔浒之殇(十一)(3)
作者:躲雨的麻雀      更新:2023-01-30 19:25      字数:3044
��。”

  乔一琦本想说朝鲜军的行军速度完全取决粮草,但不想再给刘铤添堵,应后赶紧回到朝鲜军。他担心因为粮草断绝,朝鲜军会哗变。

  魏四为能劝阻刘铤而高兴,他现在更希望朝鲜军因为粮草断绝而停滞不前,让刘铤一直留在深河寨才好。多留一日就多一份安全,等那两路军覆灭的消息传来,刘铤也只有退兵。

  努尔哈赤可不想这块到手的肥肉溜掉。将威震边关的杜松消灭已足够震破明军的胆,再把威震大明的刘铤消灭掉,明军的胆就会很多年无法康复。他一边令各处严加封锁消息,一边严令不许放过东路军一名探马。

  可如何坚定刘铤继续进军的信心呢?他逐个望着眼前四个贝勒和几位重臣,希望他们能提出好的建议。在这之前他已讲明埋伏的地点,是瓦尔克什和家哈岭一带。那里四周山高林密,便于重兵隐蔽,中间形成一块旷野,有利于铁骑展开兵力冲击。

  “刘铤昨日小胜,再加上生怕其余各路抢了功劳,必然会加紧前进。”代善很自信地道,“儿臣这就带人去埋伏,当敌军通过险隘的夹山口之后,切断他后路。我方铁骑齐出,四面合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必可将其一举全歼。父汗无需多虑,在这里等着刘铤首级吧。”

  只要刘铤咬钩,当然是全歼,但我想听的不是这个。努尔哈赤未语。

  皇太极与范文程已商量好对付刘铤的良策,几乎与父汗一致,他暗暗佩服,“父汗之计极佳,担忧的是刘铤听得消息,或会选择撤军。儿臣已有一计可以引刘铤上钩。”

  “说来听听。”努尔哈赤顿起兴趣。

  皇太极拿出一虎头令箭,“此乃儿臣从杜松身上缴来的令箭,儿臣认为可以派人假扮杜松部的人拿着令箭去诳刘铤前来会合。刘铤与杜松不合这事在明军众所周知……”

  “既然不合,刘铤又怎会听信呢?”代善插话反问。

  “就因为不合,刘铤才更会听信。”皇太极笑道,“因为他会认为这是杜松的炫耀,他不能让杜松抢了功劳。”

  不等代善再反驳,努尔哈赤眼睛一亮,大笑道:“哈哈,此计可以一试。只是派谁去呢?”

  “俘虏不可靠,儿臣推荐一人。”皇太极早有人选。也可以说,这个人选是自荐的。

  “谁?”

  “范文程。”皇太极隆重推出这位只有二十多岁,大智大勇,有胆有识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