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孽缘(5)
作者:起酥面包      更新:2023-02-07 22:07      字数:5194
大头。

  反正就这么一路吹下去,一直吹到有接盘侠,或者上市为止。

  三四轮下来,估值吹到一两百亿,如果有傻哔接盘,直接收购公司,那就皆大欢喜。

  如果没有,a股上市,投资机构撤出,然后股东套现,仍然很完美。

  最惨的是两样都没搞定,怎么办?

  大家一块儿血赔。

  脑子没坏掉的投资机构肯定不想血赔啊,那怎么办?

  谨慎的吹牛哔,耐心的挑漂亮小母牛,找那种可以炒起来的独角兽来投。

  若是企业的数据和前景都不漂亮,又想拉人一块儿吹,就要走点歪路子——

  回购条款。

  约定:某年某时,企业方要用事先谈好的价格,购回我投资的股权。

  相当于一个保障性的兜底,用来安投资机构的心。

  正常情况下,回购协议在投融资领域里,都是利益分享,但保底价低。

  以上市做例子——

  正常上市,投资机构可以按照市价撤出,拿着丰厚的收益走人。

  没能上市,投资机构被回购股权,拿到当年投的那笔钱,基本上是年化4%左右的利率,刚好抵过银行存款利率。

  如果项目比较好,甚至有可能一分钱利息都不多给,原价回购。

  都可以谈。

  但是假如项目不够好,保底价格相应就要调高。

  人家担着的风险更大了,很合理。

  王思明的打算却是,给一个固定的保底价格,不管到时候有没有接盘侠,市值炒到多高,反正第一轮融资的托儿,只有12%的固定收益。

  如此特殊的条款,意味着什么?

  外界有顾虑,王思明本人却信心十足。

  那怎么把外界的信心提振起来?

  找一个够分量的领投。

  要么是徐新、张磊之类的顶级投资人,要么是阿里、疼讯之类的互联网大流氓,不管谁站出来背书,跟投的都会蜂拥而上。

  只看李一胥透露出来的猫熊内部的问题,那些顶级投资者肯定看不上。

  所以王公子能怎么办?

  用家里的背景去换呗!

  思考到这里,汪言已经完全确认王思明想干什么了。

  前段时间刚好读了一本《金融防骗33天》,内容有点老调重弹,但案例倒是有趣。

  结合着金融和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一猜,王思明的算盘,顿时洞若观火。

  猫熊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上市割韭菜去的。

  有一说一,王公子的眼界确实不赖,没白白站到那么高的位置上。

  直播行业里,必然会诞生至少两到三家上市公司。

  而此刻,仍是行业的起步阶段,竞争压力并不大,可谓是最好的进场时机。

  做得足够出色,三年上市,赚个几十亿身家,并非梦幻。

  问题是,“足够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