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3)
作者:
殷扬 更新:2023-02-21 20:52 字数:4027
“王上此举,正是为赵国火中取栗,外臣担心王上引火烧身。 齐国因此而灭。 ”
齐王问道:“即使齐国不出兵助赵,秦国就会放过齐国吗?”
齐国出兵不出兵都要给灭了,这事早就定下来了,王敖却一口否决,道:“王上何故出此言?外臣大胆推测,秦国加兵于赵,王上以为会祸及于己,实则误也。
大秦之所以灭赵。 不是贪图赵国的城池土地金银珍宝,而是为了复仇。
“先昭襄王以十五城易和氏璧而不得不说,还给蔺相如羞辱,当众击缶;再者,昭襄王五十万大军兵败邯郸,引为奇耻大辱,一直想复仇,终其一生未能实现。 昭襄王遗命。
复仇者才为真正大秦王上。 当今王上决心起大军为昭襄王复仇。 幸赖天之眷顾,得成大功。 至于灭赵。
王上是知道地,当年昭襄王有此雄心,当今王上是代祖出征,成此大业。
“齐国与秦国交好数十年,兄弟情谊早存,齐国何负于秦?秦国何必出兵灭齐?王上是过虑了。 ”
昭襄王兵败之事,天下知闻,要后人复仇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齐王地心眼不免活了几分,道:“真有此事?”
王敖斩钉截铁地道:“千真万确!”
“这个公孙辩真会误人!”齐王嘀咕一句。
王敖知道机会来了,只要再下番说词必成大功,道:“王上,外臣斗胆借地图一用。
”齐王一挥手,太监送上地图,王敖打开,指着地图道:“王上请看,齐地富饶,千里之国,若是经营得法,问鼎中原又何尝不可呢?当年,昭襄王与齐相约称帝,不正为此吗?”
开场白一完,直入正题,道:“王上,外臣现在说势,只谈利害。
王上是知道的,就算赵国完好无损,也不是大秦的对手,何况现在赵国只剩下李牧手里这点兵力,只有这么小一块地方,连半壁江山都算不上,王上此时出兵,何其不明智?”
齐王虚心救教道:“请先生明言,寡人昧于何处?”
王敖应一声,接着道:“齐国若想问鼎中原,该当趁赵国完好之时,与赵国合兵抗秦,外臣说句掏心窝子地话,胜负之数还未可知。
现在却不同了,赵国快要灭了,王上此时出兵,晚了,太晚了。 顶多也就是给大秦制造一点小麻烦,让赵国苟延一段时间而已。
对于齐国来说,将有两害,一是劳民伤财,劳师疲兵,做徒劳之举;二是修怨于强秦,秦王一怒,挥百万百胜之师,长驱直入临淄,则齐国完矣!”
齐王惊心地道:“先生误会了,误会了,寡人哪会修怨于秦国。 ”
王敖不理,道:“以外臣之见,王上与其此时劳民伤财为赵国火中取栗,还不如与大秦一道灭赵,秦王论功行赏之时,可以邀功,获得赵国千里之地,岂不美哉?”
齐王想了一下,道:“先生所言极是有理,只是李牧用兵,天下鲜有敌手,有他在,胜负之数还难预料。 ”
王敖哈哈一笑,道:“李牧用兵是不错,不过他不是不败将军,外臣来齐途中接得王上手札,司马尚全军覆没的同时,李牧在王翦将军手下吃了败仗,要不是他跑得快,早就给王翦将军生擒活捉了。
”这种消息自然是要能报给王敖这个极其重要的使者。
这消息太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