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还(2)
作者:阿菩      更新:2023-02-24 16:20      字数:3008
力气,等到战局鼎定后他们却利用战后之灾来收取战果,军方知道了之后肯定得有意见!”

  天策军将士在前奋勇杀敌,为了国家连性命都拼上了,但如果战后忽然发现自己流血奋战争到的土地,却都落到了一群脑满肠肥、无功于国的商人手里,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郑渭虽然不是军人,但也是从岭西一路跟来的,对兵将们的心情都能够理解,自知此事若行势必在天策境内引起轩然大波。张迈远在万里西方,但杨定国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郑济眉头皱了皱,道:“你不肯答应,那打算怎么办?”

  郑渭沉默不语,他实在也没办法。

  郑万达插口问郑济道:“咱们家在高昌,还有多少存粮?”

  郑济报了一个数字,包括大米多少,粗粮多少,小麦多少等等,郑渭一算,约够两万人四个月的口粮,有些意外——这个数字,可比他预期之中要少得多!

  原来北庭战役之后,跟着是郭威西征,再跟着是张迈西行,这两次大行动也都需要军粮的,所以早在杨易之前军方就已经从高昌民间透支粮草,这些事情郑渭晓得一些,却不知道郑家的存粮被抽得如此严重。

  郑万达道:“我也不知道从北庭撤到高昌就食者有多少,想必至少也有七八万吧。咱们就将仓库开了,先给南下就食者发粮,钱就算借给国家,以后国库有钱了再还我们把,这样也能支撑一个月,先保证了军队的供给,帮国家稳住军心再说。”

  郑济一听,面有难色,叹道:“爹,你真要毁家纾国不成?”

  粮食在特殊时期也可以作为硬通货,尤其是小麦,西域很多地方进行交易,不是算银子(这时候白银还没成为通用结算手段呢),不是算钱,而是算值多少袋小麦。如今郑家家库空涩,最后一笔流动资产就是这批存粮了,这也是郑家最后的本钱,若是将这个家底也扔进去,郑家只怕就连维持工坊的工人配给都成问题了。做生意最怕的就是资金断链,若是营运不善,偌大的家业都可能会因此而坍塌掉。

  郑万达的眼神黯淡了下来,似乎是想到了往事,说道:“老二,不要忘记,我们郑家起家于货殖府,起家的钱,本来就是军资,真的就是将家产全部投进去,那也只是一种‘还’!”

  郑济道:“可就算我们真这样做,那也不过维持一个月,且无法扭转整个大局。而且南下就食的士兵、民兵、工事兵或者俘虏、奴隶、家眷也都是人,是人就要打自己的小算盘,我们将粮食发下去,难保他们转身就去卖给粮贩子,那就更是自损益人了。只要利之所在,禁令也成废纸,再多的粮食也填补上这个无底洞。我只怕我们破了家,却仍然没法改变整个大势。”

  郑万达沉吟道:“那先这样吧,你让老三写个欠条,就将我们的这笔存粮卖给军方,入了军仓,然后再让老三跟军方商量,下个命令,秋收之前,所有就食者都到军营聚餐,若还有人敢偷粮食往外卖,自有军法论处,如此则不管外面局势如何,先将军中的士气稳住再说。”又对郑渭道:“老三,家里做到这样已经是极限了,再下来就看你自己的了。”

  ————————————郑渭当晚竟没在家里睡觉,拿了从郑济处得来的数字便回去了,郑济在他离开前半开玩笑地道:“三弟,有时候我真不知道你家究竟是在这里,还是在那边。”郑渭便知哥哥是有些怪自己为了官家将自己家盘剥得太重,不过郑济也只是发个牢骚,第二天仍然火急派人前往高昌交接事务。

  郑济派去的人出发后,又给郑渭写了个条子,让家人送来,郑渭打开了,见上面道:“以存粮食(读饲)就食者乃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