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下台阶(5)
作者:阿菩      更新:2023-02-24 16:27      字数:7048
�徐知诰。

  南汉与闽国僻居岭表,素来不为中原政权所重视,吴越钱氏也是力图自保,总是北通中原以抗衡金陵,至于李昪。由于篡位未久,因此建国后也不敢肆意对外用兵,三年来其国家政策一直以保境安民为要。

  但是现在随着天策大唐的强势崛起,令得李昪开始思考,是不是需要改变国家战略了。

  ——————————

  蓬莱岛。

  赵赞看着属下清理出来的账簿,计算着自己所拥有的钱粮。寻思着未来的出路。

  当年赵德钧兵败,赵赞被祖父的余部裹挟来到登州,拥立为少主,夺取了海船出海,占据海岛抗拒石晋。

  赵赞当初并非自愿出海,他是名门之后,母亲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掌上明珠兴平公主。由于赵赞自幼聪慧,甚得李嗣源喜爱,因此将他与诸孙一起抚养。

  生为公主之子、长于帝王身侧,出入宫廷之中,这样的赵赞,对安稳、富裕的文化生活的追求,过了他对权势的**,但事情逼到头上也由不得他了。幸亏拥立他的部将对赵氏十分忠诚,他本人又颇有治事之才,接管军政之后,利用海上的力量展贸易,南至吴、越、闽、汉,东至高丽,北至契丹。不出两年就大得暴利,跟着觑准石晋忙于对付天策,向山东半岛逐步渗透,逐渐控制了登、莱两州。

  但赵赞也不继续用兵。甚至都不在登、莱两州正式举旗反晋,只是收买全州的豪强与属吏将石敬瑭派来的官员架空,石敬瑭明知整个山东半岛都已经落入赵赞手中,但一来西北方面压力太大,他缓不出手来对付东面,二来赵赞既不举旗,又不扩张,石敬瑭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任他去了。

  赵赞在稳住阵脚之后,又将商业触角逐步渗透入大半个山东、河北,齐鲁燕赵的士大夫与豪强也都乐得与赵赞做买卖,石敬瑭的征敛虽重,但大多都被转嫁到小民身上去,各地的豪强士绅依旧家大业大,西面迎接丝绸之路的开通,东面更是投入到赵赞源源不绝的海贸往来,到如今,赵赞已经建立了五支大型船队、十五支小型船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海一霸。

  但海上势力再怎么强大,流浪于海外、生活于海船海岛之上、没有得到中原政权册封的人,在士大夫心目中就是“海贼”!

  不但如此,由于自幼生活在帝都,登州莱州这样的城市在赵赞看来其实已是乡下地方——更别说更加荒僻的海岛,他做梦都想回到洛阳去,只是赵赞心里也清楚,自己可以称雄于海上,靠的是时局推动,但要想打回洛阳却是妄想,中原无论是谁当家,只要大势一定,兵力东移,不用多少功夫就能将自己赶回海上去。

  因此这两年赵赞虽已经在登州营建了一处舒适的庄园,但一听说河北有警,马上回到了蓬莱岛应变。

  这一年北方局势的展,一半在赵赞预料之中,一半出乎赵赞预料之外。

  赵赞的祖父赵德钧常年与契丹打交道,对契丹素来畏惧,耳濡目染之下,赵赞对契丹的惧意也就自幼根治,等到他掌控海上力量之后,又常与契丹人做生意,亲眼目睹了契丹是何等的兵雄马壮,然而那样强大的契丹,面对天策竟然连战连败!不但丢了漠北,如今竟然连上京都被人家攻破了!

  推此及彼,赵赞对于天策大唐便大生敬畏之心,所以石晋败给天策赵赞并不意外,他只是没想到这个败势会来得这么快!

  既然从无自立于海外之志,又已经看清楚中原成败大势,赵赞便不犹豫,第一时间向张迈派出了使者。

  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