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挖煤,采矿,崇祯的心思(2)
作者:二号穿越者      更新:2023-02-24 16:38      字数:3192
更多的证据,准备用联名弹劾的方式对余翔发动致命一击。

  崇祯皇帝近日少有清闲,余翔在河南抗旱救灾,清剿山匪,对于陕西剿匪大有帮助,鼓舞了官兵士气,重挫了流民军的锐气,熊文灿指挥官兵接连大了几个大胜仗,因为刘国能受降,张献忠遭到重挫,左良玉的军队压力大减,他也接连打胜仗,崇祯帝甚至觉得,余翔简直就是他的一员福将,任用他为河南总督,是他最英明的决定。

  坐在御书房,品着新村茶,缓缓抽出进呈的那把剑,感受从剑上发出的寒意,他不由得想起王承恩给他讲过的《光明记》,李二果、刘丹珍悲惨的遭遇给崇祯留下深刻印象,要想天下重新恢复太平,使难民不再成为流匪,想要河南不演变成为第二个陕西,难民必须得到救助。而如今的河南,灾情非常严重,稍有不慎,就会重蹈陕西覆辙,他如今把宝压在了余翔的身上,希望他能扭转乱局,可是不给钱,不给粮,他能行吗?

  最近,从河南回来的消息真可谓惊心动魄,大动作不断,首先是全面推行特别法,招抚难民,打破原来的规制,筹集了许多粮食,兴修水利。这个动作够大的,余翔又弄出一个特赦法,特赦官员、流匪、山匪,余翔所到之处,除了诛杀首恶外,并不株连,所经之处,山匪归降,政治清明,令崇祯汗颜。

  河南的危局得到控制,情况迅速好转,但是,这两法无不与大明律相悖,哪些大臣们,能善罢甘休,任凭余翔我行我素吗?袁崇焕不就是一个例子吗,想起袁崇焕,崇祯心里隐隐作痛。

  在自己即位的第二年,袁崇焕率兵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本来是救驾有功,反被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加上皇太极抓住时机,巧施反间计,自己最终将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从而致使关宁防线岌岌可危,蛮夷大肆犯境,但是,此事能怪别人吗?发布格杀令的,不正是他崇祯自己吗?他甚至有时想,如果能够再做一次选择该多好啊。

  现在,另一个袁崇焕出现了,那就是余翔,崇祯已经觉察到,朝臣们已经暗流汹涌,他们迟早会对余翔进行火山爆发般的攻击,到那时,他又该如何抉择呢?

  崇祯本性多疑,但对于余翔,他选择坚信不疑,全力支持,他居然担心余翔会遭到大臣联手对付,他真希望余翔规规矩矩地,能按常理出牌,可是,如果真如此,能够扭转河南的危局。

  崇祯已成立了一个机构,专门收集和研究余翔资料,每当有王承恩从前线传回的情报,就由李公公负责整理汇报给崇祯。这李公公比王承恩更会来事,很会看皇上的脸色,专门捡皇上爱听的说,什么话到了他的嘴里,便会被吹得天花乱坠。

  李公公进屋,见进崇祯皇帝正在品茶看剑,知道崇祯又在想河南之事,欢快地说道:“大喜啊!大喜啊!万岁!”

  崇祯一听,眼睛顿时一亮:“有何喜事,细细禀来。”

  李公公递上一道折子,崇祯接过来,放到案上,对李公公说:“你说与朕听听。什么喜事!”

  李公公忙地说道:“总督大人,尽剿大乐山的土匪,大显我朝神威!”

  此事似乎早在意料之内,崇祯点头道:“余总督年轻善战,所向无敌!”

  李公公见崇祯似乎不为所动,便将余翔两天之内尽剿惯匪之事评书似的,说得波荡起伏,有声有色。崇祯不由得连连点头称好。

  讲完这段,李公公继续说道:“余总督尽诛贪官污吏!”

  崇祯一听,差点没有将喝进嘴里的茶喷了出来,他最怕听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