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满清出兵(2)
作者:二号穿越者      更新:2023-02-24 16:38      字数:3466
sp; 第二天早朝,崇祯便将这则文书抛出,当太监读完文书内容后,只见大臣们个个面带忧色,几乎无一人表现出欢喜之色。

  崇祯很奇怪,但还是不露声色。沉声静气地问道:“各位爱卿,当如何看待此事?”

  大家看不出崇祯的态度,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上前回话。

  “杨爱卿,说说你的看法!”崇祯点名杨嗣昌。

  杨嗣昌赶忙出列,答道:“启禀万岁,微臣觉得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哦~?如何个从长计议法?”崇祯问道。

  “微臣以为,应该将此事调查清楚,如果是余总督的责任,我们绝不应偏袒。何况此次清人表现出了极为诚恳的态度,退让三百里,因此,此时下结论前应当慎之又慎。”杨嗣昌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薛遵宪不明所以,他以为崇祯还偏袒余翔,也不顾其他大臣的仇恨,出列替余翔说好话道:“这个鳌拜,没有我大明通关文牒,偷偷摸摸跑到河南作甚,分明图谋不轨,微臣以为,余翔此举,长我大明士气,灭了满清威风,当奖不该罚!”

  此言一出,激起朝臣一片议论之声,大家纷纷将愤怒的目光投向薛遵宪。

  薛遵宪自觉有理,腰板拔得挺直,凌然不惧。

  崇祯一见朝臣态度如此,原本想在朝堂上表扬余翔几句,但是又怕引起误会,以为独独偏袒余翔,引起大家误会。所以,索性将此事按下,暂且不议。

  薛遵宪感到奇怪,朝臣们对他异样的目光能理解,可崇祯在明摆的事实面前不表态,他嗅出一点味道来,便默不作声,一下朝,匆匆忙忙回到府上,召集一帮谋士们开闭门会议。

  崇祯私下召见杨嗣昌,问道:“现在只剩下咱们君臣二人,你尽管说出你的想法。”

  杨嗣昌道:“攘外必先安内,内乱不平,外患不绝,内忧外患,行事便会受到制约,大清目前气势如虹,如果同他全面开战,我大明恐怕腹背受敌!”

  崇祯略略点头,这也是他所虑,国内形势积重难返,一时半会难有起色。但是面对大清咄咄逼人的气势,如果一味服软认输,那岂不是让大清更加骄横跋扈。且如果真交出余翔,河南局势只怕会失控,万一余翔反了,那么情势会更加糟糕。崇祯毫不犹豫说出自己的想法。

  见崇祯左右为难,杨嗣昌说道:“如今之际先走一步算一步,采取拖延战术,朝廷派人去河南彻查此事来龙去脉,让余翔在河南也稍微收敛一点,别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

  崇祯觉得有些道理,他又说道:“左良玉在江苏,安徽借剿匪之名,推出战时特别法,四处借钱借粮,其做法与余翔相仿,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微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听听户部,吏部尚书的意见。”杨嗣昌将皮球顺利地踢开。左良玉在公开场合支持东林党,这样一位有实权有能力的将领正是他所要笼络的。

  第二天,崇祯皇帝召见大清使臣,说一定会彻查此事,给大清一个交代,让使臣回去听信。

  使臣回到沈阳,向皇太极汇报了皇帝态度以及情况,皇太极哈哈大笑:“崇祯无能小儿,果然惧怕我大清铁骑,想用拖延战术拖住我,哼,我岂会让你得逞。”皇太极当即下令,让在家思过的岳托官复原职,授予岳托扬武大将军,统帅右翼军;睿亲王多尔衮统左翼军,号称征讨余翔,扬大清国威,一洗余翔侮辱大清第一勇士之耻。

  崇祯十一